【中國食品機械設備網 行業動態】今天是元宵節,當12點的鐘聲一敲響就意味著春節的徹底結束。奮斗在工作崗位上的同事突發奇想,說要讓我們回顧下整個春節。細細回想,被頭疼感冒打敗的筆者這個春節好似一直在換地方睡覺。不僅去配了感冒藥,還喝了很多奇奇怪怪的偏方,像在外婆家舅舅就幫忙采來枇杷葉、橘皮等熬煮成濃黑的藥湯。不如今天就來講講枇杷,沖淡下筆者腦海舌尖縈繞著的苦味。
枇杷的成熟還有一段時間可等,一般到了5月中旬才有枇杷成熟,屆時大量枇杷的上市通常會讓枇杷遭遇豐產不豐收的尷尬。對此,已有不少地區的企業做好枇杷深加工準備,為將來枇杷的多渠道銷售做準備。
浙江:聯合專家解決深加工難題
在浙江義烏,枇杷常年鮮銷,但因為上市時間集中,往往有大半枇杷終會成為難以處理的棘手貨。再加上枇杷嬌貴,需要等到果實充分成熟時才能采摘,保存不當極易褐變,而放入冷藏室中口感有所影響。故而有企業計劃對枇杷進行榨汁,通過深加工延長枇杷產業鏈。
然而從產品配方開發到加工工藝,該企業遇到了種種技術難題,為解決這些困難,企業找到了省農科院的專家團隊,希望調動專家力量解決實際生產難題。拿去皮去核來說,不同于橙子這類水果再榨汁前可以去皮去核,隨后進入榨汁工序,枇杷具有強氧化性,一旦去皮很容易出現褐變,影響終成品品質。在專家團隊的攻關指導下,該企業計劃采用“冷打漿”工藝,在常溫的隔絕氧氣的容器中打碎果實,再進行后續加工,從而大限度保留新鮮枇杷的營養價值和風味。
除此之外,科研人員還幫助企業研制出枇杷制品的多種配方,其中枇杷花、葉中有效成分的提取技術已取得相關。同時,專家還建議企業從原料入手,選育適合用于深加工的枇杷品種,降低后續深加工難度。
相信在專家學者的指導建議下,該企業能夠加快高品質枇杷深加工產品的研發,解決生產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種種難題,推動地方枇杷深加工產業的加速發展。
四川:建造智能生產線為產業發展提速
四川眉山仁壽有著“中國枇杷之鄉”的稱號,在長期遭受枇杷產業大而不強困擾的當下,該地政府聯合企業計劃按照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農旅結合理念,打造枇杷風情小鎮。配備了先進裝備的七條數字化生產線將成為這一小鎮的亮點。
當前,一期項目建設的3條枇杷飲料智能化生產線正在緊張調試,即將投入試生產。該生產線建成后將嚴格按照歐盟標準進行運營,帶動縣域內枇杷種植提檔升級,打造獨具特色的枇杷觀光目的地。
據今年1月中旬簽署的協議顯示,枇杷小鎮項目將立足枇杷為代表的特色農業資源,打造產區變景區、田園變公園、產品變禮品、民房變客房的現代農村經濟示范小鎮,實現產城融合。
隨著智能化生產線的落地,枇杷深加工產品的生產效率、生產安全性將大大提升。期待未來該地能夠開發出更多枇杷深加工品類,推動產業發展更加完善。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