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酪是牛奶經發酵制成,每公斤奶酪由十公斤牛奶濃縮制成,既含有乳酸菌,又含有牛奶中豐富的營養成分。雖然奶酪的營養價值高,但我國居民的奶酪消費量卻不高,奶酪市場還有待進一步開發。如今我國大力支持乳業發展,奶酪產業市場潛力巨大。
近日,中國奶業協會在北京舉辦了2019奶酪高峰論壇。會上提到,與西方國家相比,我國奶酪產業起步晚,規模小。2017年我國奶酪產量約3萬噸,且奶酪品種較少,主要是兒童再制奶酪和少量的天然奶酪,以及內蒙古和云南等少數民族地區生產的地方特色奶酪產品。
制約我國奶酪產業發展的原因主要是我國居民還沒有養成“吃奶”的習慣。根據2019中國奶商指數中的數據顯示,26.9%的公眾認為攝入乳制品喝奶就夠了,23.7%的消費者表示只有被動攝入過奶酪。我國大部分居民對乳制品的消費仍以液體奶為主,大多數人沒有吃奶酪的習慣,中國奶酪市場的開發空間還很大。
近年來,隨著國民收入不斷提升,消費結構不斷轉型升級,中國奶酪市場開始呈現出持續增長的趨勢。在會上,有業內人士提出,要做大做強奶酪產業,還需政府和奶酪企業共同努力。
為了促進奶酪產業發展,國務院早于去年6月就發布了《關于推進奶業振興保障乳品質量安全的意見》,文件中明確提出要統籌發展液態乳制品和干乳制品,支持發展奶酪等干乳制品。在會上,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于康震指出要把奶酪產業培育成乳制品新的消費增長點,工信部有關人員也提出將持續實施消費品工業專項行動。
此外,我國現行干酪國標規定的微生物指標不合理,也在影響著干酪的生產與銷售。據了解,國外對于干酪的菌落總數是不設限制的,但我國卻對此有限量規定。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國從2015年開始啟動干酪標準的修訂工作,目前基本上有了草案。新標準將刪除霉菌等指標,語言描述也將更加精簡。
除了政策的支持,奶酪生產企業的發展升級也不可少。會上,相關業內人士提出:奶酪企業應向國外發達國家的企業學習,想把奶酪做好,必須上工廠,上設備。據了解,在奶酪的制作過程中,發酵是極其重要的一個環節。因此,奶酪企業可以加大對
發酵設備的投資,改進發酵工藝,提升奶酪品質。
此外,奶酪企業也要注重于自身產品的研發,針對不同產品開發不同的生產線,提升品牌競爭力。還可針對我國居民的飲食習慣對奶酪生產工藝做出調整,讓奶酪的口味更“中國化”,這也有利于增強消費者對奶酪的購買欲。
隨著政府及業內對奶酪產業發展的大力推進,國內不少乳企也配備了先進的奶酪生產線,開始積極布局奶酪市場。三元作為國內較早擁有自主加工奶酪生產技術的企業,不僅用相關加工設備建設了自己的奶酪生產基地,還將目標對準餐飲業,成為多家餐飲連鎖店的奶酪片供應商。蒙牛集團早在2008年就建造了奶酪工廠,還在今年與歐洲乳品公司——阿拉合作成立了奶酪合資公司,配置先進的奶酪加工設備,加大對奶酪的生產投資。妙可藍多則選擇在上海、天津等地設立研發中心,用來研發適合中國人口味的奶酪產品,并通過奶酪棒等產品在健康食品領域搶占市場份額。
如今,奶酪的營養價值正在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認同,中國奶酪的消費市場也在逐漸擴大。相信在政企的共同努力下,中國奶酪市場的規模將會得到持續增長。奶酪的制作過程中少不了殺菌、發酵等設備,奶酪市場的擴大勢必也會帶動這些食品加工設備市場的發展。相關設備制造企業也要加快技術創新的腳步,只有這樣才能在市場中占得“一席之地”。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