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星巴克、雀巢兩大咖啡品牌相繼推出新系列咖啡,引起網友熱議。中國人喝咖啡的習慣始于上世紀90年代,如今,我國的咖啡人均消費量逐年增長。國內外不少資本都將目光瞄準了中國咖啡市場,試圖分一杯羹,而這勢必也將擴大相關加工設備的市場規模。
1989年,雀巢集團在中國推出“1+2”速溶咖啡,也被認為是現代中國咖啡市場發展的開始,而1998年咖啡星巴克進入中國之后,則加速了中國市場咖啡文化的普及。據瑞幸咖啡招股書顯示,2018年中國人均咖啡消費量6.2杯,市場規模為569億元。預計2023年中國人均咖啡消費量為10.8杯,咖啡市場規模將達到1806億元。
雖然我國的咖啡市場已進入飛速發展時期,但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很大差距。據公開數據顯示,目前咖啡消費市場的規模約12萬億元,中國僅700億元。人均年咖啡消費為240杯,日本、韓國是300杯,而中國是6.5杯。可見咖啡在中國的滲透率遠低于平均水平,而市場滲透率不足,則意味著行業天花板還很高,我國的咖啡市場呈現出巨大的潛力。
咖啡市場迎來發展的同時,也會帶動咖啡加工設備市場發展。根據不同的制作工藝,目前市面上的咖啡可分為速溶咖啡、即飲咖啡、現磨咖啡。速溶咖啡是指通過
噴霧干燥機等設備將咖啡料液干燥成粉末狀,用水沖泡飲用的咖啡產品;即飲咖啡是利用液體灌裝設備將咖啡料液裝入瓶內,飲用起來非常方便;而現磨咖啡一般是指咖啡店內用磨豆機、
咖啡機現場制作的咖啡。
位于云南省臨滄市的某咖啡公司與當地政府簽訂生物產業開發戰略合作協議,將在當地開發新發展不低于100萬畝的咖啡產業化基地。同時,將配套建設背壓式熱風穿透干燥咖啡技術先進加工工藝咖啡鮮果初加工廠100余座;同時在普洱、保山等地配套36座咖啡初加工廠,配套建設22條打米生產線。
云南保山叢崗村是云南有名的咖啡種植區,某電商網站在當地創新扶貧助農模式,創建“多多農園”,將在未來三年內投資建設咖啡生產線,為村民提供咖啡豆精致化加工。
如今我國消費者對咖啡的需求量越來越高,咖啡的市場需求也變得越來越化。這一市場需求也正在反逼相關生產設備制造廠家提升制作技術,創新加工設備。
于今年舉行的海南省科學技術獎評審會上,由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為主導的9人團隊發布了一項關于咖啡加工工藝方面的新技術。據了解,這項咖啡濕法加工工藝,增加了“浸泡、拋光、分檢”三道工序,使咖啡有效成分溶出率提高10%;突破了2項加工核心技術,咖啡豆干燥時間由10天縮短至2天,耗水量節省整整一倍。
從咖啡市場來看,以歐盟、美國、日本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咖啡消耗量已進入緩慢增長甚至停滯階段,而中國咖啡的進口量自2000年以來呈現指數型增長,咖啡市場的投資規模也在不斷擴大,中國咖啡市場蘊含著巨大的發展潛力。而資本在咖啡市場的角逐也勢必會為咖啡加工設備市場帶來利好,那么,相關設備制造商要如何抓住這一機遇呢?這就需要企業抓緊對自身的生產技術的升級,提高咖啡萃取率、縮短干燥時間,提升咖啡產品的質量。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