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第二十五次年會在河北省石家莊市正定新區舉行。會上提出,在奶業振興的大環境下,國內乳制品企業需走高質量發展道路。業內人士表示,乳制品生產企業首先要豐富產業鏈,大力發展奶酪等產品生產;其次要加強質量追溯體系的建設;另外還需依托智能裝備來推動智能制造。
豐富產業鏈
我國乳制品行業與國外相比起步較晚,但發展飛速。如今,乳制品已滲透到我們飲食的方方面面。尤其是隨著消費結構的升級,煉乳、奶油、黃油、奶酪等乳制品的細分市場持續擴大。例如2013年到2018年國內乳酪市場銷售額復合年均增長率達18.5%;2018年國內淡奶油市場規模達到117.39億元,同比增長11.52%。
在液態奶市場面臨飽和的情況下,乳酪、奶油等細分市場的崛起也為乳制品行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對此,乳制品生產企業可通過投資建設煉乳、奶油、乳酪等產品的生產線來豐富產業鏈,拓寬消費市場。
建設質量追溯體系
豐富產業鏈固然重要,但產品的質量安全更是不可忽視。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給我國乳制品行業,尤其是嬰幼兒奶粉市場蒙上了一層厚厚的陰翳。而建設乳制品質量追溯體系將極大地提高乳制品質量安全管控能力。它能記錄產品的原料供應、生產、銷售等整個過程中產生的信息和數據,當產品出現問題時,能迅速地追蹤到責任環節并進行問題產品召回。
近幾年,中央曾連續下發多項文件促進奶業振興,其中包括《關于推進奶業振興保障乳品質量安全的意見》、《國產嬰幼兒配方乳粉提升行動方案》。在這些文件中,也明確提出要推動乳制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的建設,提升乳制品質量安全管理水平。
推動智能制造
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乳制品行業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不僅產品結構在不斷變化,產品品種也愈加豐富,這與生產技術及設備的創新息息相關。隨著“中國制造2025”的推進,各行各業都在向智能化轉型升級,乳制品行業自然也不例外。如今,智能、的數字化工廠正成為乳制品生產企業新的發展方向。
隨著人工智能、區塊鏈、物聯網等信息技術的發展,我國乳業的全產業鏈都在向智能化靠攏。
擠奶機器人、包裝機器人、碼垛機器人等智能機器人在生產線上的應用,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同時,利用云數據處理平臺對生產、銷售等數據進行收集、分析,實現科學化、精細化管理,從而實現柔性生產。
小編結語:現下,國內消費結構的升級也帶動了乳制品產品結構的升級。在奶業振興的大環境下,我國乳制品生產企業還需通過豐富產業鏈、建設乳制品質量追溯體系、推動智能制造這三類轉型升級來挺進乳業4.0時代,促進乳制品行業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