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北京市餐飲協會發出消息,聲稱酸梅湯即將出臺嚴格標準,促進酸梅湯市場規范化、可持續化發展。酸梅湯是一種健脾開胃、消油解膩的飲品,很受消費者喜愛。但如今的酸梅湯市場上魚龍混雜,市場標準的出臺能使其品質得到統一管理。同時,企業也要利用殺菌等設備提升產品質量,保障食品安全。
酸梅湯是一款歷史比較悠久的飲品,近年來,傳統飲品酸梅湯漸漸地從作坊式地方飲品逐漸向工業化品牌化生產,不少品牌紛紛推出酸梅湯產品,以此進入酸梅湯市場。根據尼爾森數據顯示,2007年酸梅湯市場銷售額不到1億元,而2009年五大酸梅湯品牌銷售額近4億元,年增長率達到135%。
但隨著市場上飲料品類不斷豐富,市場競爭也在進一步加劇,致使酸梅湯市場受到了一定的擠壓。那么,酸梅湯市場該如何突破這重重競爭“圍墻”?業內人士表示,酸梅湯企業要想進一步發展,首先就要打好“基礎功”,尤其要重視食品安全。這就需要企業引入
殺菌設備,對產品進行殺菌的同時,延長保質期。
據了解,酸梅湯的殺菌主要是利用超高溫瞬時殺菌設備。超高溫瞬時殺菌又稱UHT殺菌,它是利用了高溫對大多數微生物具有致死性,把酸梅湯加熱溫度至135-150℃,加熱時間為2-8s來殺滅酸梅湯中的微生物,從而達到商業無菌要求。
部分消費者認為高溫滅菌會使酸梅湯營養價值大大降低,其實這個是錯誤的觀點,高溫滅菌對于酸梅湯中的營養成分影響很小。雖然設備運作時的滅菌溫度很高,但時間卻只有2—8秒,結束后再迅速冷卻。正是由于升溫時間短,不但能充分殺滅酸梅湯內的細菌,還不會破壞其中的營養成分。
除了超高溫瞬時殺菌,高壓殺菌也被越來越多地應用到飲料生產領域。對于酸梅湯生產企業來說,超高壓殺菌也能帶來“舌尖上的保障”。據悉,高壓殺菌是在密閉的超高壓容器內,利用液體介質對酸梅湯產生500MPa~600MPa的壓力從而實現滅菌。設備運行時幾乎不產生溫度就能殺死包含大腸桿菌在內的大部分有害微生物,對酸梅湯內的熱敏性物質更友好。
但是與超高溫瞬時殺菌相比,高壓殺菌是在包裝后進行殺菌,因此對
包裝材料有著嚴格要求。據了解,高壓殺菌對包裝材料的壓縮率達到了15%,而目前只有塑料包裝能滿足該項技術的要求。因此,對設備制造商而言,要在如何在達到殺菌效果的同時減少對包裝材料的壓縮率這一方面進行改進。
隨著消費者對于健康食品需求的增加,酸梅湯已經成為大多數消費者所選的健康飲品,作為中國的傳統飲料,酸梅湯還有更大的市場空間。對于消費者來說,酸梅湯重要的不僅僅是口味和風格,更是要喝得放心。對此,生產企業還需利用殺菌設備來做好酸梅湯的殺菌工作,給消費者帶去安心的同時,也有助于企業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