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受諸多利好政策的支持,我國中藥工業迎來良好的發展機遇,也帶動了上游中藥生產設備產業的發展。面對市場新藍海,中藥設備市場競爭愈加激烈,同時隨著中藥企業要求的提高,中藥生產設備技術水平也亟待提升。
中藥工業發展空間龐大
可以看到,當前系列中藥工業利好政策正在加速落地,中藥市場發展空間龐大。以中藥飲片行業為例,雖然近年來飲片行業監管趨嚴,一批又一批飲片企業接受飛檢、監管,但隨著行業集中度不斷提高,飲片整體質量水平有所提升。另外,自2020年1月1日起,《國家藥品目錄》規定基金準予支付的892個中藥飲片將逐漸納入多地醫保目錄。隨著這些進入醫保的飲片市場增長空間逐漸放量,相關企業有望獲益。
另外,中藥配方顆粒因服用攜帶方便等特點,符合現代人的節奏,近年來銷量增加,加上政策方面給予了更多支持,其市場前景可觀。據悉,在此背景下,不少藥企瞄準這一領域進行布局。據業內不完全統計,截至12月17日,全國范圍內至少有60家企業獲得中藥配方顆粒試點資格,A股上市公司中也有30多家藥企已在布局或即將布局中藥配方顆粒,并且不少藥企近年來業績增速明顯。業內認為,隨著藥品降價成為趨勢,未來配方顆粒大概率可以進入國家醫保目錄,因此中藥配方顆粒市場潛力大,空間也將會更加可觀。
總的來看,中藥工業前景依然可觀,目前中藥工業總產值約為7866億元,占醫藥產業總量的28.55%。業內預計,到2020年,中藥工業總產值將占到醫藥工業總產值的30%以上,成為支柱產業之一。
生產設備技術水平亟待提升
中藥工業的發展離不開生產設備。業內人士指出,目前國內市面上的中藥生產設備技術水平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為具備實力的大型生產企業,這類企業生產工藝優良,設備自動化水平較高。另一類是實力較弱的中小型企業,這類企業占比較大,目前市場上很多中藥生產裝備依然以半機械化為主,存在生產能耗高、噪音大、污染問題突出等特點,且產能比較低,質量不夠穩定。
近年來,隨著中藥產業的不斷發展,以及行業監管趨嚴,越來越多的中藥生產企業嚴格把關質量環節,對于中藥生產設備的要求也不斷提高,這也使得整個中藥生產設備行業加劇洗牌,一批傳統、落后的設備逐漸被淘汰,具備實力的企業才能搶占市場藍海。例如,在環保政策加緊的背景下,能耗高、污染嚴重的設備已經難以適應現代中藥生產加工的需求,無法在市場上立足,而綠色環保的設備更受市場青睞,相關企業也獲得較好的市場機遇。
業內認為,中藥生產設備的技術水平和中藥生產工藝密不可少,只有不斷提高中藥生產工藝,才能改善中藥生產設備的水平。在此背景下,中藥生產設備企業需要加強與下游中藥生產企業的內在聯系,通過深入合作,進一步了解工藝,從而提高設備的技術水平。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