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寒冷的冬季,全家圍坐吃火鍋是一種享受。如今,我國火鍋產業鏈持續延伸,從上游原料生產到下游餐飲市場,都是一片“紅紅火火”。其中火鍋底料市場作為其較大的細分市場之一,近兩年規模持續擴大。同時,也帶動了火鍋底料生產設備的市場發展。
據《火鍋行業全產業鏈報告》披露,自2011年以來,火鍋行業始終保持著10%以上的高增速,全行業總銷售額從2011年的1843億元增至2018年的4800億元。而火鍋底料市場規模也在2018年達到了200億元左右,年復合增長率保持在15%左右。
持續擴大的市場吸引了不少資本入駐,火鍋底料產業的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但值得注意的是,現在大部分火鍋底料生產企業處于粗放型生產,行業魚龍混雜,導致市場發展碰壁“同質化圍墻”。
業內人士表示,生產企業要想突破現狀,還需采用工藝升級來實現產品品質的提升,利用品質差異化來打開消費市場大門。據了解,目前還有很多火鍋底料生產企業依然采取人工熬制的方式進行生產,生產工藝繁瑣且質量難以穩定。由于人工參與度大,成品的質量難以得到有效管控。
生產技術、品控水平的落后也造成了整個火鍋底料行業無法實現產品標準化體系的建立,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力量薄弱。因此,對于火鍋底料生產企業來說,還需利用自動化生產設備來實現火鍋底料的自動化生產,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人工參與程度,減少人工帶來的生產不穩定因素和食品安全風險,提高成品質量的統一性和穩定性。
火鍋底料的生產工藝較為復雜,就拿國內傳統的重慶火鍋底料來說,其生產要經過選料、配料、初加工、煉油、投料、長火、固色、升香、冷卻、發酵等多個環節。隨著食品加工技術的發展,如今火鍋底料的生產可以利用
分選設備、炒料機、包裝機、冷卻線等設備,解放勞動生產力。
其中,全自動炒料機的應用對火鍋底料產業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全自動炒料機自轉配合公轉的運行方式能夠形成無死角刮底攪拌,避免高粘度物料的糊鍋現象。設備體積大,并配有多個攪拌臂,相對于人工生產,它不僅產出量要大得多,物料混合的均勻度也更高。
如今,市場對于全自動炒料機的需求與日俱增,這為全自動炒料機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和巨大的潛在市場。未來,設備還需提高多功能集成能力,為生產企業開發個性化商品提供及時靈活應變的生產手段,呼應生產企業需求,突出設備的市場競爭優勢。
隨著消費業態和消費場景不斷變化,火鍋底料也呈現多元的發展趨勢。業內人士表示,現今火鍋底料企業要想從藍海中突圍,提升產品品質是關鍵之處。這就需要相關企業從粗放型生產向精細化生產邁進,利用自動化生產設備來實現產品品質的管控和升級,從而促進火鍋底料市場的標準化發展。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