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聚焦堅果行業的洽洽發布業績快報稱,2019年,洽洽實現營業收入48.3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5.25%。如今,堅果的營養價值被進一步挖掘,相關產品在市場上的銷售量也越來越高。并且,行業正在進行快速的轉型升級,產品也在發生結構性變化,這也對堅果生產設備帶去了影響。
我國堅果食品的生產、使用歷史悠久,一直都非常受消費者歡迎。尤其是近幾年,消費升級讓堅果的市場空間被進一步打開。公開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干果堅果行業總產值達到691億元,同比增長20.8%,預計到2020年我國干果堅果行業總產值將達到934億元,發展空間巨大。
如今,隨著消費市場的變化,堅果產業也出現了一些新趨勢。業內人士表示,未來,堅果的發展將呈現三大趨勢:從有殼到去殼;從單品到復合;從粗加工到深加工。堅果生產企業要想滿足消費者需求,還需通過產品結構的轉變來迎合市場。而這也對堅果加工設備產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方向。
大部分堅果外邊都有著一層外殼,手剝堅果固然是一種樂趣,但無殼堅果的食用便利性也受到了很多消費者青睞。因此,對于產業上游的設備制造行業來說,還需加強堅果去殼設備的研發。據了解,目前國內堅果去殼設備技術水平雖有所提高,但仍存在著運行不穩定、剝殼率低、果肉損壞率高等問題需要改進。
因此,制造企業需在在提高設備剝殼率的同時,降低果肉損壞率,增強設備運行穩定性。同時也要提高設備通用性,使其能對不同品種的堅果進行去殼。其次,消費者對堅果產品的需求也從復合變成單一,這就需要設備提升生產柔性,使產線能應付大批量、小品種的生產形式,在實現生產效率高、產品多元化的同時,避免庫存積壓,導致生產成本上升。
此外,深加工能時間過從簡單的農副產品搖身一變成為食品,符合消費者對食品的需求。堅果的精細化加工也在促使設備制造商對深加工設備進行研發。例如市面上部分油炸堅果在生產時,不僅僅需要去殼、烘干等初加工設備,還需要用到裹衣、烘烤、油炸等深加工設備。
目前,堅果行業同質化現象嚴重。為了擺脫這種困境,不少企業都在加大產品的深加工、精加工力度。廣西某食品企業就于去年11月建成一座堅果深加工項目,該項目年加工堅果可達9000噸,預計年產值將達3億元。不難發現,堅果深加工已成趨勢,上游設備制造商也需通過對深加工設備的設計開發來提高自己的市場競爭力。
如今,年輕消費群體的增加讓國內堅果市場進入2.0時代,產業蓬勃發展。與此同時,市場內出現的多種新趨勢也給上游的設備制造業帶來了新的挑戰。對此,設備制造商要加強去殼設備、深加工設備等設備的研發,盡快實現新技術落地生產。同時,也要提升設備的柔性生產力,推動堅果行業的轉型升級。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