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中國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司相關人員公布了國內農產品產業現狀,從檢測情況看,2019年,全國農產品例行監測合格率為97.4%,連續七年保持在96%以上,國內農產品質量安全總體呈現穩定狀態。如今,國內農產品市場逐步擴大,并且伴隨著冷藏車的發展,農產品的運輸質量也在持續提升。
近幾年,我國農產品呈現出飛速發展的態勢,尤其在流通領域。根據國內公開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農產品物流總額達到3.9萬億元,同比增長3.5%,2019年1-9月總額為3.1萬億元,同比增長2.9%。不難看出,農產品流通市場正在進一步擴增。在這其中,冷藏車制造業的發展可謂“功不可沒”。
冷藏車通常指用來維持貨物的冷凍或保鮮狀態的封閉式廂式運輸車,是冷鏈運輸環節中重要的一環。在制冷技術的發展下,市面上的冷藏車種類不斷豐富。例如按車輛承載規模不同可分為微型冷藏車、小型冷藏車、中型冷藏車、大型冷藏車等;按功能不同可分為保溫汽車、冷藏汽車、保鮮汽車、醫藥冷鏈運輸車等。
據了解,我國冷鏈運輸90%的運輸量由公路完成。如今,冷鏈物流產業不斷擴大,帶動了冷藏車市場規模的增長。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冷藏車保有量達到18萬臺,同比增長4萬臺,連續5年增速維持在20%以上。但就目前來說,國內冷藏車的應用量遠不及部分發達國家,技術方向也有著一定的差距。
據悉,國內冷藏車產業是在整車進口和技術引進的基礎上進行發展,目前存在著制冷方式老舊、設備材料單一、整車結構欠佳等缺點。對此,冷藏車制造商還需加強設備和技術的自主創新能力,加大對新型制冷技術的開發和應用,并升級設備材料、優化整車結構,提升冷藏車的制冷質量和運輸效率,推動行業整體工藝水平的提高。
此外,設備制造商還要緊抓市場潮流,通過了解企業要求來生產設備,從而占領市場先機。從2013年到2018年全國不同冷藏車數量增長的數據來看,輕型冷藏車增速位于前列,超出9萬臺。可以發現,輕型冷藏車將成為未來市場的主要應用方向。因此,設備制造商可將創新和制造重點轉移至輕型冷藏車上,實現經濟利益的進一步增長。
與重型冷藏車相比,輕型冷藏車在生產時,要特別注意提高廂體的強度和剛度,提升箱體的耐沖擊性和穩定性。同時也要通過車廂材料升級、內部裝置優化等來減輕自重,降低箱體重量,加強運輸時的靈活性,也可提高食材的運輸規模。
近幾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抓好“三農”領域重點工作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的意見》、《關于加快發展流通促進商業消費的意見》等文件的下發,對農產品冷鏈運輸產業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而冷藏車產業的飛速發展更是成為農產品冷鏈運輸的技術支撐,成為農產品質量提升的強力驅動。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