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地方標準管理辦法》要求,現就由山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提出、全國調味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陳醋分委員會歸口、山西省食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研究所起草的山西省地方標準《桶裝飲用水生產清洗消毒技術規范(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并于2020年7月2日前截止。
桶裝飲用水在生產過程中,或可能由于多重原因遭受到細菌等微生物的侵襲,包括水源、制水車間、灌裝車間、輸水管道、灌裝設備、
包裝材料以及粗濾、精濾設施設備和人員等的細菌微生物污染,為了保證桶裝飲用水質量安全,生產各環節的清洗消毒工作必不可少。對此,《桶裝飲用水生產清洗消毒技術規范》地方標準被提出并監督實施。
據了解,《桶裝飲用水生產清洗消毒技術規范》地方標準是由山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提出并監督實施,由全國調味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陳醋分委員會歸口,主要起草單位是山西省食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研究院。該標準是從術語和定義、清洗消毒要求、成品倉庫及運輸車輛、加工人員等多要素進行規范,主要適用于桶裝飲用水生產的清洗消毒。
在清洗消毒要求方面,《桶裝飲用水生產清洗消毒技術規范》地方標準明確規定生產車間、設施及設備必須符合規范。例如制水車間環境消毒為每班生產前采用滿足要求的紫外燈照射消毒30分鐘以上;灌裝車間應符合清潔作業區的要求,空氣潔凈度(沉降菌、懸浮粒子)靜態時應達到10000級,且灌裝局部達到100級,或者整體空氣潔凈度達到1000級。
不僅如此,桶裝飲用水在粗濾、精濾過程中,《桶裝飲用水生產清洗消毒技術規范》地方標準要求粗濾、精濾設施設備的清洗為正常生產時在線水自動沖洗15分鐘-20分鐘。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采用過濾除菌工藝,長時間生產易導致細菌等微生物堆積,污染濾膜,對桶裝飲用水造成二次污染,因此必要時,定期更換粗濾用材料及精濾膜。
此外,為了防止長時間生產,輸水管道、灌裝設備、包裝桶、桶蓋細菌等微生物堆積,《桶裝飲用水生產清洗消毒技術規范》地方標準明確提出,制水車間管道正常生產時在線水自動清洗,灌裝車間管道每班生產時使用臭氧水清洗消毒,必要時,進行CIP清洗和消毒。而灌裝設備應采用連續自動化設備,每班生產時也使用臭氧水清洗消毒,成品水沖洗。
另外,《桶裝飲用水生產清洗消毒技術規范》地方標準要求裝桶包裝桶外部清洗消毒應使用專用設備,包裝桶內部清洗消毒則應使用連續自動化設備,清洗消毒工位不少于10個。
而桶蓋清洗消毒有三種,可任選一種方法使用,其中要求臭氧或紫外消毒柜消毒至少30分鐘,成品水沖洗。紫外線照射至少30分鐘,自動輸送蓋在線成品水沖洗。
隨著《桶裝飲用水生產清洗消毒技術規范》地方標準征求意見結束與之后實施,不僅有利于提高地方桶裝飲用水生產行業清洗消毒技術水平的提升,同時還進一步規范企業清洗消毒工作,保障桶裝飲用水生產質量,促進行業健康持續發展。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