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兩年的市場中,新崛起的品類不少,但若是保持穩定增長,要數方便自熱食品,平均增速已達到每年20%以上。然而在行業快速發展的同時,較大的挑戰是安全問題,如發熱包質量參差不齊導致安全事件時有發生。據悉,根據《團體標準管理規定》等有關規定,《食品用發熱包》團體標準已通過審核、審查,今日已批準發布,并于2020年9月5日實施。
近些年,方便食品行業整體呈增長態勢,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產品方便性、健康性、營養化不斷增強,市場競爭力持續提升。其中,隨著自熱米飯、自熱火鍋等自熱方便食品的走紅,自熱食品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這一細分市場成為方便食品行業中不可小覷的“驅動力”。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自熱食品市場規模約為35億元,預計2020年有望達到40億元。
自熱方便食品依靠抓住消費者的新鮮感以及懶人經濟快速崛起,又在直播的風潮下,快捷、個性化的自熱方便類食品備受消費者青睞,品類已進入發展“快車道”。但是自熱方便食品行業迅猛發展的背后,也存在個別問題,其中非常大的挑戰便是安全問題,發熱包沒有統一標準的生產加工規范,質量參差不齊導致的安全事件時有發生。
據了解,根據《團體標準管理規定》和《重慶標準化協會標準管理辦法》有關規定,《食品用發熱包》團體標準已通過專家組審查,現予批準發布,并于2020年9月5日實施。
筆者獲悉,《食品用發熱包》團標是由重慶標準化協會提出并歸口,并由重慶金羚羊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重慶市質量和標準化研究院、慶羊羊羊食品有限公司等6家單位共同起草。
同大多數團標大體一樣,《食品用發熱包》團體標準主要從范圍、術語定義、技術要求、檢驗方法、檢驗規則以及包裝和貯運等11個方面進行相應的規范要求。從定義和范圍了解到,食品用發熱包能在規定時間內,和一定量的冷水發生反應,產生水蒸氣生成的熱量,可將相應的食品加熱到所需要的溫度,從而實現相應食品煮熟加熱的目的。
通常來說,自熱方便食品中的發熱包原材料主要以生石灰、碳酸鈉等成分為主,如若發熱包發生破損,可能瞬間會噴出高溫液體,并且一旦通氣孔堵塞,甚至可能引發更嚴重的安全事故。
對此,《食品用發熱包》團體標準在感官指標、性能指標中明確要求包裝完整、封口嚴密、無破損、無漏粉以及發熱包無浸水現象,表面干燥,無水跡等等。
近年來各種自熱方便食品,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但還未有專門用于食品用發熱包技術標準,而標準的缺失,使得產品操作使用隱患也愈發凸顯。伴隨著《食品用發熱包》團體標準的發布,無疑給自熱食品行業戴上“緊箍咒”,有利于引導相關企業規范生產加工,確保食品用發熱包加工質量,引導行業實現健康發展,更好地保證消費者的健康和安全。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