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商店,柜上擺著的各類薯片、肉干、果脯、面包等零食讓人食指大動。當前,我國居民消費水平日益提升,零食消費量增加,帶動零食產業高速發展。業內人士指出,。零食正在成為我國消費“新剛需”,已成長為一個萬億級產業。同時,消費者也更注重零食的代餐功能和健康屬性,為零食生產企業帶來新的發展挑戰。
某行業研究中心的一項分析顯示,2013-2019年中國休閑零食行業復合增長率達6.7%,預計休閑零食行業將保持6%以上復合增長率,2020年休閑零食銷售額將接近3萬億元,2025年有望突破4萬億元。從消費者結構來看,未來休閑食品的消費者細分程度將越來越高,比如說低齡化、白領化、人群特殊化等將越來越突出。
新的消費群體也將為休閑零食產業注入新的發展動力,例如零食正餐化、健康化等等。面臨高速發展的社會環境,消費者的時間更加碎片化,吃正餐的時間往往并不充裕。而加班族這一群體的出現,更是讓在部分人在日常三餐之外出現了“第四餐”、“第五餐”的食用場景,推動了正餐類零食的出現。
例如國內某零食企業就打著“新鮮零食”的口號推出偏向于正餐的零食。據悉,該企業采用中央廚房式供應,為消費者提供現制的新鮮口味。在包裝上采用氣調包裝等設備,鎖住新鮮,保留其原本的色香味。并且使用冷鏈物流進行運輸,縮短運輸時間,保障產品的新鮮度。
除此之外,像谷物棒、蛋白棒、代餐奶昔等具有代餐性質的產品,也加入了消費者的零食時間中,除了可以解饞,也承擔了傳統意義上正餐的能量攝入。去年,國內一代餐棒生產企業宣布投資4500萬美元擴張位于浙江嘉興的生產線,其中2000萬美元用于加工企業研發推出的代餐棒產品。
從代餐棒的風靡還能看出零食產業的健康化傾向,近兩年,零食企業都致力于都給自己貼上健康的標簽,為消費者提供無負擔的幸福感。其中,植物蛋白具有更低的熱量,被認為更健康,因此,植物蛋白成為了為零食提供高營養、低熱量的原料之一,加快了植物蛋白產品的開發,人造肉零食就是其中之一。
根據統計數據顯示,人造人正逐漸成為零食產業的風口,2019年植物性人造肉的市場規模約為121億美元,預計每年將以15.0%的復合增長率增長。可以說,隨著植物蛋白風潮的到來,國內植物蛋白肉有望為零食品類發展帶來新契機。近幾年,國內企業對于植物蛋白肉的生產線投資正在加快腳步,相關技術也在開發中,為人造肉零食帶來更高的品質。
美味的零食能減輕人的心理壓力,并能幫助食用者緩解自身情緒,保持心情舒暢,因此零食是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零食行業以巨大的優勢在快速消費品市場中崛起,呈現出“快、廣、多、變”特征,出現正餐化、健康化的趨勢,并推動了新生產技術的發展。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