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得益于消費升級,零食在我們飲食生活中的占比越來越高。除了日常解饞,零食也開始充當起“第四餐”的作用。為了滿足市場需求,國內零食生產規模逐年壯大。不少資本也紛紛入駐零食產業,在這一環境下,零食工廠代工模式逐漸興起。在這一生產模式下的企業,是否還能獲得更多的市場紅利?
根據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休閑食品行業的市場規模達到11430億元,同比增長11.0%,2012年~2019年間的市場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2.1%。同時,國內也誕生了不少零食新興品牌,零食品類快速更新迭代,零食產業進入了“大混戰”時期。但值得一提的是,國內不少零食品牌都采用的是代工廠模式,讓產業進入到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現如今,貼牌代工的生產模式在零食產業中并不少見。國內不少在電商平臺上“享譽盛名”的零食品牌都有著自己的代工廠。利用代工工廠進行貼牌生產的優勢包括投資成本小、生產周期縮短、推出新產品的風險減少等等。憑借這些優勢,代工廠模式在零食產業內非常受歡迎。
但是,優勢歸優勢,代工廠的弊病也在逐漸顯現,質量難以得到有效把控導致質量問題頻發。例如國內某實現上市的零食品牌,采用的就是代工廠模式,但與其他品牌相較而言,其質量問題的投訴數量要增長三分之二甚至多達一倍。對于食品企業而言,將生產環節外包給不同的工廠,其質量管控或將難以有效進行。
另外,現如今不少代工廠開始經營自有品牌,對于代工生產企業而言,代工廠也將成為競爭對手,行業將迎來新一輪洗牌。有業內人員表示,零食生產企業采用代工模式,導致產業內的產品趨向同質化,產品品質參差不齊,反過來會透支生產企業的品牌聲譽。因此,零食企業要想提升產品品質,建立自己的生產工廠將更有利于管控質量。
對于零食企業而言,自建工廠能幫助企業及時跟進生產訂單,提高生產效率,減少中間環節產生的各種資源浪費,并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方便企業對食品質量進行把控。并且,現如今,我國零食生產設備的技術和性能水平大大提升,市場逐漸成熟,投資成本也在降低。得益于智能化設備的出現,設備的生產靈活性增強,能為企業帶來更高的經濟效益。
國內某代工生產的零食企業曾于去年宣布將建設自己的零食生產工廠,實現生產與銷售一體化,從而提升整個供應鏈渠道的效率。據悉,該生產工廠內將建設包含生產、加工、檢測、倉儲、物流等在內的基礎設施,從源頭把控質量,減少產品的質量問題。
現如今,我國的食品消費需求已從生存型逐漸向享受型轉變,零食產品的需求也從數量轉向質量。在這一環境下,零食企業的代工生產模式在質量問題上的詬病或將降低企業的信譽。因此,企業要試著自建工廠,引入智能化設備來加強質量管控,滿足市場對零食產品的多元化和高質量需求。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