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本是墨西哥至哥倫比亞范圍內的產物,但自引入中國以來便備受青睞,成為各地人們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物。 近年來,隨著辣椒產業的不斷發展,辣椒主產縣遍布全國,約160個縣把辣椒作為農業支柱產業,并在全國形成六大辣椒主產區。
新鮮辣椒除直接銷售外,多數被加工成辣椒制品。大致可分為三類:一是干辣椒制品;二是辣椒發酵制品;三是辣椒的深加工產品,即使用生物、化學或物理等技術提取辣椒內部的成分制作成產品,如辣椒精、辣椒紅素等。
其中,辣椒紅素作為一種藥用物質,近幾年在其藥理研究方面的進展較快,使得辣椒成為重要的制藥原料。另外,辣椒紅素色澤鮮艷,穩定性好,還是醫藥中的藥片糖衣、膠囊和高級化妝品的重要色素。辣椒紅素還有一大特點,就是其作為一種天然紅色素,在食用之后對人體沒有副作用,因此,在一些發達國家,如日本、美國等,辣椒紅色素在食品中的使用不受任何限制。
在我國,食品衛生法規定,辣椒紅色素既可用于油性食品、調味汁、水產品加工、蔬菜制品、果凍、冰淇淋、奶油、人造奶油、干酪、色拉、調味醬、米制品、烘烤制品等食品加工中,還可廣泛應用于飼料、仿真食品、預防輻射、化妝品和制藥業中,其不光是世界銷量較大的天然色素,在國內的市場潛力也不容小覷。
傳統的辣椒紅素提取工藝有油溶與有機溶劑法,前者由于油與色素難分離不易得到純凈的辣椒紅色素,故已基本停用。后者在現階段的使用較為普遍,大多規模不大,也沒有相應的設備支撐其發展,故導致行業魚龍混雜,產品安全性難以把握。隨著市場對辣椒紅素的需求增大,不斷出現一些現代化企業,采用先進設備形成工業化生產,培育適于機械化栽培和采收的色素辣椒品種,使辣椒紅素品質大幅提高。
色素辣椒屬于勞動密集型種植作物,因不能及時收獲和晾曬,會造成大量的浪費。加之色素辣椒種類繁多,不同品種、不同地區的種植農藝、加工工藝也不盡相同,導致色素辣椒依靠人工采收難度較大。隨著收獲技術的不斷成熟,機械辣椒
收獲機經過幾年的發展,采摘率已達95%以上。同時,企業運用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技術、分子蒸餾法、超聲波提取法等方式精制辣椒紅素,使其增產效益顯著。
就目前辣椒市場來看,國內辣椒加工企業的手工程度普遍較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產量的提高、質量和衛生條件的穩定。企業若想不被市場淘汰,亟待向機械化、自動化轉型。隨著人們對于食物的營養成分的日益重視,廣泛運用生物技術開發取代目前以出售辣椒原料為主等低附加值的產品,類似辣椒紅素等辣椒深加工產品的發展,將成為我國辣椒行業發展的新增長點。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