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進口車厘子從高價難買到價格腰斬的歷程可謂是跌宕起伏,但從整個消費層面來看,國內消費者對于車厘子這一類水果的需求還是相對較大,只是會更加注重食品安全方面的考慮。對于國產大櫻桃而言,在消費者心理發生轉變、櫻桃恰好進入采收季的當下,這一產業無疑將迎來新的發展契機,自動化分選生產線的使用也正當其時。
隨著進口車厘子逐漸淡出市場,眼下我國大連等地溫室大棚種植進入采收期的國產大櫻桃接踵而來,也為充分滿足消費市場需求做足準備。不過,當下上市的國產大櫻桃價格高達120元每斤左右,雖然不少人表示這個“嘗鮮價”還可以接受,但是對于廣大消費群體而言,趕超進口車厘子價格的國產大櫻桃還是難免令人望而卻步。
筆者也了解到,現階段國產大櫻桃的高價主要是由于上市的鮮果以遼寧大連溫室大棚中種植的為主,產量相對較少,供小于求的情況下自然就形成了高價局面。此外,車厘子的分級銷售也為櫻桃銷售帶來一定的借鑒價值,因而櫻桃產區也開始在采后增加分揀環節,對櫻桃鮮果進行等級劃分,但基于人工分揀帶來的高成本也成為國產大櫻桃較之進口車厘子價格翻倍的重要原因之一。
就實際情況來看,如今櫻桃價格過高的情況其實并非不能解決。例如隨著進入4月份后,煙臺、濰坊等多地的櫻桃供應源源不斷的跟上來,供需相對穩定的時候櫻桃價格自然也會有所降低。同時,諸如人工分揀帶來的高成本問題同樣可以通過配置自動化的
分選設備來解決。
目前,自動化的水果
分選機已經完全能夠實現根據果徑對櫻桃等鮮果進行不同等級的劃分,據悉其每小時可以分選0.8噸左右的櫻桃,極大提升了分選效率。而更加先進的分選設備如光電分選機,則可以通過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激光檢測技術、圖像處理技術等,對鮮果大小、顏色、瑕疵、糖酸度、成熟度等多個方面進行精準識別,較之人工的分選能夠進一步達到由里到外的高標準分選目的,進一步提升了鮮果附加值與品質,也減少了人工成本帶來的壓力。
而一旦水果產業中人工成本相應減少、分級體系逐步搭建、品質不斷提升,水果市場價格自然也能夠有所降低、消費量也能相應提升。對于迎來發展契機的國產大櫻桃而言,以高品質和相對平民的價格拉近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無疑是產業實現長期、穩定、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我國大連金普新區、瓦房店市、山東煙臺等也相繼有企業或是產區建成機械化、自動化的櫻桃分選線。尤其是隨著近些年來生鮮市場快速發展,阿里、京東等企業也利用自身在物流、大數據等方面的優勢,助力櫻桃產區在原有自動化分選基礎上,搭建起具備深層次、多維度分選的高效智能化分選線。
近年來,革新迭代已然是各行各業發展中的大勢所趨。不過總的來看,目前我國水果產業尚屬于自動化、智能化的轉型發展期,智能化的水果分選線普遍化的應用也還需要時間。就此,水果產區、相關部門、企業等也應當加強合作交流,推動產業邁上新發展臺階。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