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工人赤腳攪拌八寶粥原料的消息引發熱議,進入口中的食材卻被用腳“加工”,這無疑將對食品安全和放心消費帶來負面影響。實際上,隨著食品加工設備多樣化,諸如八寶粥原料混合這一類工作完全可以交由拌料機來進行,其既能帶來充分混合,也能確保食品生產安全。
眾所周知,食品安全是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大事。隨著近年來我國加強對食品行業的監管,以及食品行業在生產環節不斷優化升級,我國食品安全方面的保障也得以不斷提高,從近來京津翼、江蘇、浙江等地公布的2020年度食品抽檢合格率均在97%以上也可以略見端倪。
不過,雖然大方向上食品安全有所保障,但不時爆出的諸如食品質量不達標、食品加工過程混亂等問題還是難免讓人有所擔憂。例如近期網絡上爆出的一條廣東東莞某農產品批發市場工作人員在制作八寶粥原料時直接上腳攪拌,從相關視頻中可以看到,稻米、扁豆、赤豆、綠豆、蓮子、桂圓、小米、黃米等食材原料被倒置于白色的塑料薄膜上,工作人員也是直接赤腳游走在原料堆里。有相關目擊者還稱,工作人員腳底都是黑的,看著就很不衛生。
確實,入口的食物卻遭到用腳“加工”,這樣的衛生情況未免過于讓人不忍直視,食品安全問題也可以說是暴露得一覽無余。縱觀當下八寶粥市場,無論是散裝八寶粥原料還是罐裝的八寶粥產品,其實都不可避免的存在原料混合環節,那么這一過程如何才能確保食品安全問題呢?
就目前來看,隨著食品加工行業不斷向自動化、機械化發展,合理的引入食品加工設備也是各食品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對于八寶粥這樣需要將多種豆類、米類等原料進行混合的食品,拌料機也有其存在的必然性。
據悉,當下的拌料機主要有滾筒型和圓盤型。前者采用圓筒式的設計,主要通過正向或反向轉動來達到快速攪拌、混合原料的目的,可適用于顆粒狀、漿狀等多種食品的攪拌,八寶粥原料的混合自然也不再話下,同時因其體積較大單次可實現的拌料量也相對更多;而圓盤型拌料機則由漏斗形的桶體、下料口、減速器、控電箱等組成,有著攪拌速度快、攪拌均勻無死角、混合程度高等特點,因其是立式結構,入料、出料也很方便,可適用于食品、藥品、化工等行業的生產加工。
就八寶粥食品加工來說,采用自動化的拌料設備無疑將更好的解放勞動力、提高生產效率,同時還將進一步保障食品加工過程中的衛生、安全問題,讓廣大消費者放心、安心、滿意。對于八寶粥生產方而言,諸如大型商超、批發市場等主體也可以根據生產需求,配置相應的拌料機進行散裝八寶粥原料的加工,諸如熟制八寶粥生產企業在生產線上則應當按需配備拌料機、灌裝機、殺菌機等設備,確保整個生產流程的規范操作和高效率,并保障食品安全。
當下,雖然八寶粥產業面臨著來自外賣、速食快餐等多方面的挑戰,但隨著人們更加傾向于家庭式烹飪以及八寶粥口味不斷豐富,這一食品也還有著一定的生存空間,生產加工企業也必須把牢食品安全底線,才能將產業更好的延續下去。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