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源自二胎政策的放開與年輕一代消費群體生活水平、健康意識的提升,羊奶粉順利走進家長們的視眼,并從小眾品類逐漸發展出“大眾化”趨勢。而伴隨著人們對于嬰幼兒食品的品質要求不斷提升,眾多乳制品企業在緊抓羊奶粉風口,加速布局的同時,也需從生產工藝、品質把控方面入手,擴大產品市場競爭優勢。
長期以來,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中多是以牛奶為原料制成的奶粉占據主導地位,但受到2008 年三聚氰胺事件影響,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也面臨著不小的危機與挑戰。在此背景下,有著“貴族奶”美譽,富含蛋白質、礦物質、脂肪、維生素等營養物質,又有著小分子、易吸收等特征的羊奶粉也逐漸開始在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冒頭,甚至在近些年來逐漸成為乳界“新貴”。
據相關數據顯示,自2014年以來羊奶粉市場規模以29.5%的年復合增長速度快速發展,并于2019年實現從早前的數十億元到突破百億級別的新跨越,其市場規模也增長至122億元,由此也催化乳制品生產企業加速在羊奶粉賽道的布局。但長期來看,羊乳粉從小眾化向相對大眾化的過程中,生產企業仍需以生產鏈全環節為基礎、以打造更高質量的產品為落腳點,不斷提升品牌度、認可度,進一步拓寬市場發展空間。
首先,相較于日產奶量多達20公斤的奶牛,羊每日產奶量只有其四分之一,也就是3到5公斤左右,這也使得羊奶粉生產企業將視線聚焦到上游的奶源擴充上。據悉,在擁有得天獨厚奶山羊養殖優勢的陜西,不少羊奶粉生產企業與當地攜手合作,通過建設奶源供應牧場、培育良種奶山羊、搭建冷鏈體系、就近建設加工廠等,為保障后續生產加工的進行夯實原料基礎。
其次,羊奶粉生產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還在于產品品質本身,這就需要依托更加完善的生產設備、生產工藝等來實現。一般來說,羊奶粉的加工工藝主要有濕法工藝、干法工藝、干濕法復合工藝等,因干法工藝并非使用生鮮乳為原料進行加工,羊奶粉成品在新鮮性、均一性、營養性上也有所落差。面向當下嬰幼兒配方奶粉的高要求和消費者對高品質的需求,依托優質奶源,運用低溫濕法工藝生產線或干濕法復合工藝也成為國內乳業的主流選擇。
據悉,在某乳企的低溫濕法工藝生產線上,配備有成套的
凈乳機、
均質機、制冷設備、濃縮設備、殺菌設備、干燥設備、包裝設備,新鮮產出的羊乳經過瞬時降溫和冷鏈貯運至加工廠后,即會被盡快投入生產線中。而在自動化的生產線和濕法工藝一次成粉技術的支持下,制成的羊奶粉也得以更好地保留原料營養、活性成分以及新鮮性。
此外,也有生產企業運用干濕法相結合的復合工藝,分別從兩種不同加工工藝運用階段,確保羊奶粉的成分均勻與營養性的保留。同時,還利用閃溶技術、脫膻技術等,進一步確保羊奶粉乳香味和沖調性滿足嬰幼兒食用標準。
隨著90后一代消費群體成為新手爸媽,消費觀念、健康理念的變化也使得其更愿意接受新事物,諸如羊奶粉這類早前相對小眾化的乳制品也得以打開市場。不過,在乳企加碼布局羊奶粉的當下,市場競爭也愈發激烈,相關生產企業要想在市場中長期立足,關鍵還得做好產品質量的把控。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