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營養、環保的消費導向趨勢下,植物蛋白飲料近些年來似乎正迎來風口期。而就國內市場來看,相對于如今燕麥奶、杏仁奶這樣的新秀,豆漿算得上是我國植物蛋白飲料品類中的“老大哥”。迎合近些年食品市場發展趨勢,國內豆漿品牌也積極通過工藝升級、包裝優化,打造出高質量的豆漿粉和即飲豆漿。
近年來,“植物基”這一概念在食品市場中可謂火熱。從植物性蛋白經改性加工得到的人造肉,到燕麥奶、杏仁奶等植物奶隱約顯現出新風口,無一不體現著植物基概念在成為食品市場中的“香餑餑”。不過,當植物基概念的浪潮從國外吹向國內時,需要注意的是大豆作為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其從古至今就在國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據著不可忽略的地位。
例如早餐中常喝的豆漿多以黃豆、黑豆、紅豆等為原料制成,餐食中常見的豆腐、素雞等食材同樣屬于豆制品,休閑食品中更是有著不少以豆類為原料制成的素肉食品。其中,豆漿也被國外人士稱之為“植物奶”,換言之,在植物基食品領域,我國也是有著不小的發言權。
而伴隨著自2019年來以“植物基”、“植物奶”為代表的一系列產品更多的進入到人們的視眼中,近三年也被視為植物基概念的蓬勃發展時期。在此背景下,豆漿作為緊扣植物蛋白飲料發展趨勢的產品,可謂是發展機遇與挑戰并重。就此,國內眾多食品生產企業也著力通過生產工藝優化,推出品質有保障的袋裝豆漿粉或是即飲豆漿(豆奶)。
首先,以豆漿粉市場來看,2015年至2019年這一市場保持相對穩定的增長,市場規模也一度達到32億元以上,對于主攻早餐市場的單品來說,這一成績足夠令人驚喜。當然,隨著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提升,沖泡豆漿粉雖然能夠滿足便捷化的需求,但面向越來越關注飲品營養、品質的消費者,也有食品企業借力噴霧凝粹工藝,使得豆類磨粉、霧化等加工過程中不必添加過多填充物,也能得到細膩、醇厚的豆漿粉。
此外,還有企業在生產中嚴格采用包含原料挑選、烘干、脫皮去芽、磨粉、離心去渣、干燥、殺菌等在內的16道工藝,以黃豆色選機、
磨粉機、振動篩、噴霧干燥塔等為提取原料中的營養成分賦能。據悉,該企業在殺菌環節還采用137度、5秒的高溫瞬時殺菌技術,以確保達到較好殺菌效果的同時,豆漿粉品質也得以保障。
其次,就如今植物奶市場來看,諸如燕麥奶一類產品主要是以成品盒裝、瓶裝等形式出現,也催化國內相關加工企業推出可隨時隨地開蓋即飲的豆漿類飲品。另據相關數據顯示,當下我國即飲豆漿類飲品銷售額已經實現12%左右的增長,較之牛奶4.6%的增長,其發展趨勢與市場空間可謂空闊。而伴隨著包裝植物蛋白飲品更多地受到市場青睞,若是針對飲品加工的自動灌裝生產線等自動化加工體系更廣泛地應用于上游生產中,也將成為生產企業提升產品競爭力、附加值的重要助力。
植物基概念深入食品行業的當下,我國作為在植物蛋白飲料方面有著一定發展積淀的地區,無疑具備發展優勢。在機遇與挑戰并行的這一時期,相應的食品生產企業也要牢牢把握向上發展契機,著力提升自身產品競爭力。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