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正是多種多樣水果上市的好時節,近日各地就紛紛傳來紅杏壓滿枝頭的好消息。不過一直以來紅杏不耐長途儲運也是產業發展中面臨的老大難問題,近年來紅杏產業也著力整合資源,通過深加工打造果干、果汁飲料等一系列產品,并引入速凍設備提升鮮杏保質期,讓紅杏的銷路越走越寬闊。
前段時間想必已經有不少人通過山東大櫻桃享受了一把“櫻桃自由”,而櫻桃尚還使人回味無窮,這段時間大量水果的上市又開始讓人眼花繚亂。其中,香甜濃郁的紅杏更是十分惹眼,畢竟作為一種適應性強的水果,紅杏有著豐產、穩產的特征,且生長出來的果實個頭大、色澤亮、汁多味美,因而也是我國不少地區大力發展的水果產業。
據悉,青島夏莊少山已有數百年紅杏栽培歷史,如今共種植有2000余畝紅杏;保定順平縣杏種植面積多達15000畝,傳統林果業與觀光旅游、生態采摘等相融合也成為當地壯大產業發展路徑的重要方式。此外,有著“中國紅杏之鄉”美譽的巨鹿縣更有著6萬余畝
成片栽培的杏樹,產出的紅杏不僅滿足國內市場需求,也是優質出口農產品。
然而,盡管我國紅杏種植歷史悠久、品種多樣,產出的紅杏保質也有所保障,但由于新鮮采摘的紅杏在長途儲運中很容易變質,對于紅杏產業發展來說也形成一定困擾。得益于食品生產工藝的不斷優化升級以及休閑果干等食品受到市場認可,近年來各地也大力延伸紅杏產業鏈條,提升產品附加值,進一步促進產業發展與增收。
據了解,甘肅張掖一公司在當地盛產李廣杏、珍珠油杏、大黃杏的基礎上,通過加強生產基地與企業的合作,著力打造杏產品加工全產業鏈。當下,在杏仁飲料生產線、
自動灌裝機、
真空包裝機以及干燥設備、殺菌設備等助力下,該公司已經相繼逐步推出杏皮茶、杏干、杏子飲料、杏子罐頭等多樣化的深加工杏產品。
除此之外,位于河南的西邵鄉近年來還加大對紅杏深加工的投入力度,力促紅杏加工走向提質增效的現代化生產模式,而達到4000萬元以上的年產值也彰顯了當地紅杏產業發展活力。不過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該地近些年除了加強對紅杏果干、杏脯的研發,還專門引入速凍設備,以延長新鮮紅杏的保質期,使生產原料更好地服務于產后深加工中。
杏是一種季節性較強的水果,在源頭種植產業興旺發展的同時,在深加工上“做文章”,使之擁有鮮食之外的更多食用方式也是產業做大做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升現代化加工水平,也將使高質量的產品更好地邁向市場。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