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線之下,近年來我國也因地制宜、因時制宜推動海洋產業轉型升級,并通過拓展深海養殖等方式提升深海開發利用水平,推動海洋經濟發展。隨著近日青島國家深遠海綠色養殖試驗區內的三文魚成功收獲,不僅實現了溫暖海域三文魚養殖的突破,長遠來看在國產三文魚實現批量化產出后,也將促使相應的加工生產線搭建起來。
有著“冰海之皇”美譽的三文魚是一種冷水性的高度洄游魚類,長期以來憑借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A、維生素B與多種礦物質、微量元素、生物活性物質,且肉質鮮美,而受到人們青睞。尤其是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三文魚更是成為貼合消費升級趨勢下的一種主要魚類。
然而,三文魚一般來說主要產自加拿大、挪威、日本、美國等高緯度地區,在我國黑龍江等地雖然也有少量養殖,但隨著人們對以三文魚為原料制成的生魚片等食物接受度不斷提高,我國對三文魚的需求也逐步呈現出快速增長趨勢。這也使得國產三文魚整體難以滿足市場供給需求,仍更多依賴于進口。
隨著近年來我國加速推動海洋經濟發展,在青島國家深遠海綠色養殖試驗區項目落地后,深遠海大型智能化養殖漁場也成為我國在低緯度探索發展三文魚養殖的重要陣地。近日,隨著“深藍一號”網箱中的三文魚被成功捕撈且成活率達到80%,也意味著我國在低緯度溫暖海域養殖三文魚獲得突破,接下來也將為國內市場帶來更為充足的食材供應。
當然,還可以看到的是如今僅是“深藍一號”網箱中就有15萬條以上三文魚,隨著后續的捕撈工作陸續進行,要想使批量化的新鮮魚品及時送達消費者餐桌,無疑也將對捕后加工提出更高的要求。這對于海洋深加工產業,乃至相應的食品機械設備生產企業來說都將帶來機遇。
筆者注意到,三文魚在捕撈后一般要進行降溫、去內臟、清洗、吸雜質、包裝等加工后,方能通過冷鏈進行運輸至各大市場。在這一加工過程中,盡管經驗豐富的工人們處理可以較為熟練的完成操作,但無論是出于人力物力、生產效率等因素考慮,三文魚加工總體上或將走向自動化生產的發展路徑。
而就食品加工設備來看,現有可用于魚類加工的有內臟清理設備、洗魚機、片魚機、魚類
速凍機、貼體包裝機、
真空包裝機等多種,能夠充分滿足三文魚從預處理到切片、包裝等整套流水化作業需求,并使三文魚加工進一步邁向標準化、高效化。再加上近年來食品生產線不斷實現穩定性更高的柔性加工,也將助力不同規格、大小的三文魚在生產中按需進入相應的加工程序,使產后加工成品更加多元化。
隨著位于青島的“藍色糧倉”實現技術突破并成功帶來溫暖海域養殖的新經驗、新發展,拓展海洋經濟的增量空間也顯現出蓬勃發展的朝氣。在未來發展中,依托下游的初加工、精深加工進一步構建起更為完善的產業鏈,提升產業鏈價值也是大勢所趨。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