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費升級的整體背景下,近年來我國乳業快速發展并加速構建起全產業鏈格局,打造高質量的乳制品以滿足不斷升級的消費需求也是大勢所趨。生鮮乳作為乳品生產的源頭性原料,加強其運輸環節的品控對提升乳制品品質有著重要意義,就此,由內蒙古標準化協會歸口的《生鮮牛乳運輸技術要求》團體標準近日完成征求意見稿編制,現公開征求意見,于2021年8月20日前截止。
乳制品種類繁多,有包括巴氏殺菌乳、滅菌乳、調制乳、發酵乳在內的液體乳,涵蓋全脂乳粉、脫脂乳粉、調制乳粉等在內的乳粉,以及煉乳、奶酪、稀奶油等其他乳制品。各種乳制品雖使用場景、食用人群等有所不同,但作為為人體提供蛋白質、鈣、維生素等營養物質的重要來源,乳制品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以及社會經濟發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尤其是隨著近年來人們的收入水平不斷提高、健康需求不斷提升,我國乳制品消費整體也呈現出快速上升趨勢。據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乳制品整體產量達到6310.4萬噸,奶類與其他乳制品產量分別實現7.0%和2.8%的同比增長,而“十三五”期間我國人均乳制品消費量也實現兩成以上的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近年來我國持續推進奶業振興,我國乳業也加速建成集飼草種植、奶牛養殖、生產加工等為一體的全產業鏈發展格局,并以智能化牧場和配套的物流運輸監管體系等助推乳業高質量發展。這其中,生鮮乳作為大部分乳制品生產的源頭性原料,優質原料的供應也是打造高品質乳品的前提條件,因而近年來各大乳企在鋪就全產業鏈篇章的同時,也注重縮短上游養殖場與加工廠的距離,并借力封閉式的運輸管道、儲奶罐、冷鏈物流等為生鮮乳運輸賦能。
但由于運輸環節缺少相應的規范,生鮮乳要想實現嚴格品控并不簡單。為進一步促使生鮮乳運輸向規范化發展,日前由內蒙古標準化協會歸口的《生鮮牛乳運輸技術要求》團體標準完成征求意見稿并征求意見,若有修改意見可于2021年8月20日前反饋。
據悉,該標準對生牛乳的運輸容器、運輸容器的清洗、運輸作業及生牛乳運輸的隨行文件進行規定。具體來看,其中提到運輸生牛乳應使用專用容器,且運輸容器罐應當每日、每周分別進行一次堿洗或蒸汽清洗和一次CIP清洗,需注意的是堿洗、CIP清洗各步驟均有詳細的溫度、時間規定,蒸汽清洗中的清洗時間則根據車輛運輸容器的容積不同有所區別。
此外,該標準中還對運輸作業中的裝奶、運輸、卸奶環節進行規定。如裝奶前應對奶樣進行留樣封存,以備產品質量追溯;奶車駛入裝奶區立即開始裝奶,做到“車到即裝”、“裝完就走”;卸奶前對收奶系統進行清洗,保證收奶系統干凈衛生等。
生鮮乳質量安全與乳制品成品品質密切相連,加強生鮮乳運輸環節的質量把關,就是在為乳制品品質與安全加上一道牢靠的“鎖”。同時,以標準促運輸環節規范化發展,也將為推動乳企健康、可持續發展賦力。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