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一些地方創新開發桑資源,充分挖掘桑葉的食用價值,打造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全產業鏈模式,做大做強桑產業,真正實現了產業興,百姓富。桑葉除了用于養蠶,還可作為畜禽飼料的原料。而今桑葉在食療價值得到人們認可后,桑芽菜、食用桑葉粉出現在大眾視野,拓寬了增收渠道,產業鏈條進一步擴大。
近年來,許多地方充分發揮蠶桑產業自然優勢,幫桑農化解生產難題、傳授實用科學技術、提供致富信息、實施準確服務,讓一片桑葉富裕一方百姓。桑葉起初是用來養蠶的,后來用桑葉喂養肉豬,因為桑葉里面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粗纖維等,不僅提高了豬肉品質,還增加了周邊桑農經濟收入。
隨著人們對桑葉疏散風熱,清肺潤燥,清肝明目的功效的藥用價值、食療價值的認知水平提升,有人將桑葉的芽頭做成了菜式(稱為桑芽菜),也有將桑葉清洗、殺青、烘干、粉碎制成可食用桑葉粉。相比桑芽菜,食用桑葉粉不僅具有一定的食療價值,同時還貯藏方便,保存時間長,并且或可以作為原料用于其它食品加工中。
不過,食用桑葉粉還未有相應的標準加以引導,以至于可能存在粉末加工質量安全隱患。日前,南充市繭絲綢協會提出、歸口了《食用桑葉粉加工技術規程》團體標準,并已面向社會各界公開征求意見。據筆者了解,該團體標準主要規定了食用桑葉粉加工要求、加工工藝、成品出廠檢驗、包裝和貯存等。不過,需要一提的是,該團標并非適用全部,僅適用于南充市繭絲綢協會成員單位食用桑葉粉的加工。
食用桑葉粉加工有標準化、規范化的工藝流程,要經過桑葉清洗、瀝水、殺青、初烘、揉搓、烘干、粉碎、篩分、調配、包裝等多道工序加工而成。食用桑葉粉加工過程中所涉及的機械設備,在《食用桑葉粉加工技術規程》團體標準中也給出,包括桑葉切條機、茶葉殺青設備、桑葉
干燥設備、烘干設備、桑葉
粉碎設備、
篩分設備等等。
同茶葉殺青一樣,為了通過高溫破壞和鈍化鮮桑葉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鮮葉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使桑葉變軟,便于揉捻成形,桑葉也要通過茶葉殺青設備進行殺青處理,并且殺青溫度要求為320℃-380℃,時間為90s。在烘干工序中,用烘干設備對殺青桑葉進行烘干,溫度為110℃,時間為10 min,后續用烘干機將碎葉片烘干,其溫度為105℃-80℃,時間為8min-12min。
現如今,愈來愈多地方加速推動大健康產業發展,不斷提高群眾健康水平,如圍繞健康食品、健康科技等核心業態,致力建設大健康產業基地。具有藥食同源價值的可食用桑葉粉或能作為健康食品的原料帶動產業的規模化發展。而食用桑葉粉加工技術規程的制定和實施無疑對于行業規范化、標準化發展也將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