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條件——日照充足、降水量少、晝夜溫差大、砂石土壤等,使得寧夏賀蘭山東麓成為遠近聞名的釀酒葡萄種植和葡萄酒生產黃金地帶。隨著近日當地一白蘭地基酒蒸餾項目正式投產使用,寧夏葡萄酒產業踏入具有蒸餾酒系列產品生產能力的發展新高度,不同蒸餾設備的應用還為打造不同酒精濃度的高品質葡萄蒸餾酒注入發展動能。
寧夏是我國重要的釀酒葡萄連片種植產區,到2019年當地已有36個優質葡萄品種,葡萄種植面積達到57萬畝,為全國種植面積的1/4,每年產出的葡萄酒總量在1.3億瓶,產業綜合產值已經達到260億元。隨著今年五月寧夏國家葡萄及葡萄酒產業開放發展綜合試驗區獲批建設,利用5年左右建成綜合產值1000億元規模的現代葡萄及葡萄酒產業區已然成為地方產業發展壯大的新目標,產業高質量發展持續蓄力。
就葡萄酒產業來看,當地產出的葡萄酒主要是以葡萄原液發酵和陳釀后得到的一種具有酒精度的果酒,憑借富含酸性物質、酚類化合物、芳香物質、氨基酸、蛋白質和維生素等,被認為適度飲用有益于人體健康而受到人們青睞。在近年來寧夏葡萄酒產業快速發展之下,匹配全自動控溫及自動循環系統的
酒類發酵罐,以及涵蓋洗瓶、灌裝、壓塞、封帽、貼標等流程的自動化葡萄酒
灌裝生產線等機械化設備,正為寧夏葡萄酒生產增加降成本、提風味的底色。
與此同時,考慮到寧夏早前多是直接釀造葡萄酒為主,葡萄原液庫存量較大等問題,在此基礎上挖掘新品,產出諸如“葡萄酒的靈魂”——白蘭地可以說也不失為一個好選擇。白蘭地是一種以水果為原料,經發酵﹑蒸餾﹑貯藏后得到的一種蒸餾酒,一般而言人們常說的白蘭地多是指葡萄白蘭地。而對于高品質的白蘭地來說,原液的儲藏量和儲藏時間往往被視為重要的生產門檻,在寧夏這兩點卻正好形成資源的互補,白蘭地的生產將成為地方葡萄原液轉化的重要方向。
近日,寧夏農墾集團投資建設的白蘭地基酒蒸餾項目正式投產,預計每年可蒸餾葡萄原液近2萬噸,生產白蘭地基酒1200噸,這不僅意味著寧夏葡萄酒產區將迎來蒸餾酒系列產品,也將在寧夏乃至西北葡萄酒產業發展中發揮出重要作用。而據悉,此次該項目投產后一系列蒸餾設備的應用也成為項目中的一大亮點,目前共有塔式蒸餾設備、三鍋串聯蒸餾設備、傳統壺式蒸餾設備應用與生產中,諸如塔式蒸餾設備主要用于低酒精度的蒸餾酒生產,能夠更好地保留葡萄原液中的原始風味;三鍋串聯蒸餾設備則能有效地掐去酒頭和酒尾,得到高品質的白蘭地成品。總體來看,三者可以滿足不同酒精度、品質的蒸餾酒生產需求。
近年來,寧夏立足于釀酒葡萄種植優勢、資源優勢、品質優勢,大力發展葡萄酒產業。伴隨著白蘭地基酒蒸餾項目投產,也將為地方產業創新發展提供新路徑,促成產業多元健康發展,蹚出一條高質量發展的路子。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