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食品行業競爭愈發激烈,通過挖掘某一類食品元素進行產品出新成為業內發展的一大要點,椰乳等椰元素的走紅就趕上了這波潮流。隨著中下游椰子系列產品需求上升,對于整個椰子產業來說也是一次逆襲的機遇。近日,海南省林業局印發《海南省椰子產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從種植、加工等多方面驅動產業提質升級。
椰子是較為典型的一種熱帶經濟作物,從椰樹是我國海南省的省樹也能窺見一二,同時其也是對海南社會經濟發展產生重要影響的“致富樹”。據海南省林業局數據,到2020年該省椰子林面積達到51.79萬畝,涵蓋企業種植、合作社種植、農民自主種植等多種形態,當地從事椰樹種植、椰子加工的行業人員達到上百萬人,椰樹種下去、產業富起來的故事切實在這片沃土上發生著。
從海南依托旅游業與椰子產業的深度融合帶動水果產業、文旅產業協同發展,到海南發展形成超300家椰子深加工企業與眾多未注冊的手工作坊,再到主打椰味健康休閑食品的春光、從事椰汁飲料的椰樹等椰子類食品品牌誕生,一個產值近百億的椰子產業發展樣貌浮現于人們眼前。但據悉,不同種類的椰子用途很受限制,例如高種椰子果多用作鮮食、生長期更長的老椰子才會被用于加工,這就使得海南椰子產業在發展中面臨著加工端缺乏原料、依賴進口等問題。在近年海南大力扶持椰子產業發展的背景下,找準發展方向顯得至關重要。
近日,海南省林業局印發《海南省椰子產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就產業發展現狀、存在問題、發展潛力進行分析。《規劃》中指出,當下我國椰子產業主要面臨著種植端呈粗放管理、椰子深加工原料過多依賴進口、椰子深加工產品同質化現象較嚴重、技術影響下產業發展帶來的污染較大等一系列問題。
面向“到2025年新增椰子種植面積25萬畝,培育一批產值超過10億元椰子加工龍頭企業,實現椰子產業總產值達到230億元”的總體目標,《規劃》中則指出將以椰子種植、椰子加工等作為立足點。首先,將通過椰子種植區域優化、新品種培育與良種良苗供應、建設標準化示范基地、推進種養模式與綠色防控改進等手段,帶動椰子種植端的高質量轉變。
其次,將在文昌、海口兩地建設椰子產業園延伸產業鏈條,并通過深加工技術升級、副產物綜合利用水平提升等,實現椰子在食品、化工、輕工、醫藥等多產業領域的應用和多元轉化,提升椰子產業附加值。尤為一提的是,在我國已有較為完整的椰子加工產業鏈的基礎上,隨著“熱帶農產品深加工關鍵技術研究及產業化開發”等科技項目加速科研攻關與成果轉化,以及海南加大對大型加工企業以外的生產主體的扶持,加快推動生產端引入配套的椰漿生產線、椰乳生產線、椰子渣擠壓膨化技術等,都將為地方椰子產業騰飛提供科技支撐。
參考資料來源:海南省林業局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