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聯合印發《成渝現代高效特色農業帶建設規劃》,明確到 2025 年,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顯著提升,現代農業產業支撐水平大幅躍升,到 2035 年率先在西部地區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等發展目標。作為面向農業發展的《規劃》,其中自然也對農業高質量發展方向做出重要指導,一起看看都有哪些內容!
以成都、重慶為中心,以成都15個市、重慶29個區(縣)構成的成渝城市群是西部大開發的重要平臺,是長江經濟帶的戰略支撐,也是國家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重要示范區。隨著近年來我國進一步明確加快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以成渝城市群發展帶動相關板塊融合發展,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成渝加強深入協作,攜手共謀新發展的基本格局已然形成。
隨著日前《成渝現代高效特色農業帶建設規劃》印發,也將為兩地協作帶來更為清晰的發展路線圖。據四川省人民政府網站消息,此次發布的《規劃》主要圍繞規劃背景、總體要求、主要任務、推進規劃實施四個章節展開。
首先,《規劃》一大亮點是在空間布局上指出構建“一軸三帶四區”空間格局。“一軸” 是指建設成渝主軸現代高效特色農業一體化發展示范區;“三帶”分別是沿長江現代高效特色農業綠色發展示范帶、沿嘉陵江現代高效特色農業轉型發展示范帶、渝遂綿現代高效特色農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帶;“四區”則是重慶主城都市區都市現代高效特色農業示范區、成德眉資都市現代高效特色農業示范區、渝東北川東北現代農業統籌發展示范區、是川南渝西現代農業融合發展示范區。具體上看,這一空間布局覆蓋到糧油、漁業、茶業、果蔬、畜禽、泡(榨)菜等地方優勢產業及其產業集群。
其次,在主要任務方面《規劃》中指出七大方向、35項任務。一是建設國家優質糧油保障基地、打造國家重要的生豬生產基地、打造長江上游柑橘產業帶、推進特色農產品精深加工等11個板塊,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二是共建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打造西南丘陵山地現代農業智能裝備技術創新中心等,強化農業科技支撐;三是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打造“川菜渝味”等區域公用品牌、建設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構建農產品現代流通體系、擴大農業開放合作,大力拓展農產品市場。另外還有推動城鄉產業協同發展、推進長江上游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推動城鄉融合發展、提升資源要素保障水平等內容。
最后,《規劃》也明確,要通過健全推進機制、創新合作模式、強化農業執法保障、加強督促考核等四個方面,推進規劃實施。(詳細內容可通過下文附件查看)
資料來源:四川省人民政府網站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