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安徽省馬鞍山市發布《馬鞍山市實施奶業倍增計劃提升奶業競爭力實施辦法》(以下簡稱《實施辦法》)。《實施辦法》聚焦擴大奶源供給渠道等問題,著力在做大做強奶業產業上尋求突破,明確到2025年,全市生鮮乳產量達到8萬噸以上,較2020年產量增長一倍,規模養殖比重達到100%,泌乳牛年均單產達到9噸左右,草畜配套、種養結合生產比例進一步提高,養殖加工利益聯結更加緊密。
作為安徽省4大奶牛生產優勢區之一,馬鞍山市現代牧業集團馬鞍山牧場存欄奶牛8500頭,2021年年產鮮奶4.73萬噸,奶牛養殖實現高度集約化,乳品加工企業蒙牛乳業(馬鞍山)有限公司躋身全國民營500強企業,全市奶業產業鏈相對比較完善。
根據《實施辦法》,馬鞍山市將按照保供固安全、振興暢循環的工作定位,對標對表奶業全面振興和重要農產品保供任務,以“統籌兼顧,抓主抓重;政府引導,多元投入;供需適配,消費帶動”為主要原則,以奶業產量倍增、產品競爭力提升為目標,以增加奶牛數量、主攻單產水平、穩定乳品質量、強化品牌培育為路徑,鞏固提高奶源供給保障能力,提高乳品質量、效益和競爭力,促進全市奶業高質量發展。
《實施辦法》從擴大奶源供給渠道、提升良種繁育水平、支持智慧牧場建設、增加優質飼草料供給、加強奶牛疫病防控、穩定生鮮乳購銷秩序、提高生鮮乳監管水平、加大乳制品消費引導等八方面明確具體措施,給出發展方向。
其中,按照“誰需要誰建設、誰受益誰補償”原則,支持馬鞍山經開區與市周邊地區簽訂奶牛委托養殖協議,新增奶牛存欄20000頭以上,并探索建立奶牛養殖補償機制;支持蒙牛乳業(馬鞍山)有限公司與安徽省農墾集團簽訂奶業發展戰略合作協議,在更廣區域內擴大奶牛養殖規模,多渠道保障奶源供給。鼓勵支持現代牧業馬鞍山牧場培育高產奶牛核心群,并加大引進良種奶牛力度,深入開展產學研合作,提高奶牛種群數量和生產水平。
馬鞍山市還將通過數字賦能,引導牧場對飼喂、擠奶、保健、防疫、糞污處理等關鍵環節設施設備進行升級改造,推廣奶牛場信息化管理軟件、全混合日糧自動飼喂、自動擠奶、生鮮乳質量檢測等設施設備,推動基于物聯網、大數據技術的智能終端在奶牛養殖中的應用,實現養殖技術數字化、牧場管理智能化。
飼草成本是影響奶牛養殖效益的另外一環。馬鞍山市將推廣青貯苜蓿等飼喂技術,因地制宜發展青貯玉米、苜蓿、黑麥草等優質飼料作物與牧草種植,推進飼草料種植和奶牛養殖配套銜接,鼓勵規模化奶牛場通過自建或合同收購等方式,建立與奶牛規模相配套的穩定青貯飼料生產基地,總結推廣粗飼料就地就近供應典型技術模式,降低飼草投入成本。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