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鞏固農產品質量安全穩定向好態勢,下力氣破解短板弱項,下功夫創新示范提升,努力護航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內江市五舉措著力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一是落地落實監管任務。全面實行追溯管理和“四掛鉤”制度,扎實推行承諾達標合格證制度,推動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重點監控名單”和“黑名單”制度。加強對農產品生產經營的服務指導和監督檢查,督促生產經營者認真執行安全間隔期(休藥期)、投入品記錄、生產記錄、抽檢記錄等制度。嚴格落實日常防疫、檢疫、質量安全監督檢測以及各項巡查、檢查等措施,嚴防不合格產品流入市場。加強農業投入品使用指導,廣泛宣傳禁限用農(獸)藥知識。加強宣傳和科普教育,普及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律法規和科學知識,提高生產經營者和消費者的質量安全意識。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評估和監督抽查,深入排查風險隱患,提高風險防范、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能力。
二是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堅持綠色生產理念,加快制定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生產規范和標準,加強對農業示范園區、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等規模化生產經營主體的技術指導和服務,充分發揮其開展標準化生產的示范作用。深入實施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和農藥獸藥減量行動,減少農業面源污染。積極推進標準化和健康養殖,鼓勵、支持種養殖者使用高效、低殘留農藥獸藥。推廣病蟲害防控、動物疫病防治專業化服務,擴大專業化統防統治覆蓋面。強化對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地理標志農產品的認證后監管。
三是深入開展專項治理。結合“治違禁控藥殘促提升”三年行動,結合全市“內江黑豬、資中血橙、威遠無花果、特色水產、精品蔬菜”五大特色產業規劃,嚴厲查處非法添加殘留超標等案件,切實解決違法違規使用高毒農藥、“瘦肉精”、禁用獸藥等突出問題。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行政執法,加大案件查辦和懲處力度,加強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的銜接。及時曝光有關案件,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四是完善監管體系建設。加強縣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建設,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檢測、執法等工作經費納入縣級財政預算,切實加大投入力度,加強工作力量,保障必要的檢驗檢測、執法取證、樣品采集、質量追溯等設施設備。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公共服務機構“定格、定人、定責”,確保各項監管行動能夠及時下沉。推進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網格化建設步伐,建立鎮、村、主體三級網格,公示網格化管理責任圖,落實網格化管理和日常巡查工作要求。
五是狠抓農業品牌培育。堅持融合發展,以產業育品牌。調整優化特色優勢產業發展布局,推動農業全產業鏈發展,形成以產業育品牌、以品牌提效益的良好發展格局。堅持全程監管,以質量樹品牌。突出產管結合、無縫銜接,從源頭上保障品牌農產品質量品質。堅持市場營銷,以開放塑品牌。充分發揮內江成渝雙城經濟圈綠色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優勢,積極開拓全省全國市場;大力發展“互聯網+營銷”“直播帶貨”等新產業新業態。堅持特色培育,以文化潤品牌。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和傳統地方名品融合發展,講好“甜城味”品牌故事,提升內江農業品牌的特質和內涵。借助媒體資源,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推介品牌農產品。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