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少妇人妻av一区二区,免费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女优无码导航,久久AV无码黄片

資訊中心

搜索右側

今日熱點

更多+

推薦專題

更多+

推薦展會

更多+

企業直播

更多+

成武縣注重信息公開 積極統籌八要素 打造農產品質量安全縣

2022-06-01 11:17:59 來源:成武縣農業農村局 閱讀量:6564

  近年來,成武縣嚴格按照農業農村部《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活動方案》和《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考核辦法》要求,在省農業農村廳和市農業農村局的正確指導下,認真實施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項目,工作成效顯著。成武縣以提高農產品質量為總抓手,以“優質、高產、高效、生態、安全”為總目標,堅持執法監管和標準化生產兩手抓,“產出來”與“管出來”兩手硬,全力推動各項監管措施落實。
 
  一、有效監管農業投入品。一是農業投入品實行市場準入。對全縣307家農藥經營單位,25家獸藥、飼料及飼料添加劑生產經營單位,均建立監管名錄。二是規范經營行為。對所有農業投入品經營單位實行備案許可,對所有經營主體落實農業投入品購買臺賬、索票索證制度;制定《成武縣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和集中處理辦法》,減少二次污染和危害;全面建立高毒農藥定點經營和實名購買制度,設立高毒農藥定點經營點13個;制定《獸藥生產經營操作規范》,推行獸藥良好生產和經營規范;加強農資物流配送管理,放心農資覆蓋率達到76%。
 
  二、全面推行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一是建立監測網絡,構建“縣有檢測中心、鎮有檢測室、村有協管員、重點生產企業和基地有檢測室”監測網絡。二是強化對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監督,今年已抽查3次。三是開展日常巡查,設立鎮級農產品質量安全速測室14個,每室配備1-2臺農殘速測儀和2名檢測員,進行日常巡查抽檢。四是發布信息公告,目前已進行4次農藥殘留例行檢測和1次農藥監督抽查,共檢測農產品樣品44100個。
 
  三、成立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領導小組,制定專項整治實施方案。根據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領導小組辦公室統計資料,各監管部門集中開展農藥及農藥使用專項整治行動、“瘦肉精”專項整治行動、獸用抗菌藥專項整治行動、畜禽屠宰專項整治行動、水產品違法添加禁用物質專項整治行動五大行動,共檢查生產經營企業家350次、出動執法人員783人次,立案查處案件14起,挽回經濟損失120萬元。6月份開展夏季蔬菜用藥專項檢查等。假劣農資、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農產品等各類案件追溯查處率達100%。抓好農產品標準化基地建設、鄉鎮監管站、縣監管追溯平臺三大建設。建設標準化基地30萬畝,建有成武縣檢驗檢測中心1處,農產品質量監管追溯平臺1處,建設鄉鎮監管站14個,質量檢測追溯點20個。2013年、2014年、2015年全縣農產品質量抽樣檢測合格率分別為98.8%、99.6%、99.6%;2015年,省抽檢畜牧樣品合格率達100%,省抽檢水產品樣品合格率達100%。同時開展農業綜合執法,實行聯合辦案,著重加強農藥監管,實行市場準入。
 
  四、快速推進標準化建設。一是加強農業結構調整。重點深化以蔬菜、畜牧為主的農業結構調整,推進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種植。二是搞好產地環境監測和污染防治。對農產品生產基地的土壤、灌水、大氣等環境條件進行監測,發現問題,及時整改。三是提高農業標準化入戶率。印發大蒜、蕓豆等16種主要農產品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和良好農業操作規范,標準化入戶率達到100%。四是推廣農業新技術。重點搞好病蟲害統防統治、病蟲害綠色防控、土壤配方施肥、水產健康養殖、沼氣池建設等工作。五是加快發展標準化示范園(場)。建立標準化示范園6個、縣級以上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基地22個、標準化畜禽規模養殖小區(場)39處、省級標準化畜禽養殖示范場(區)5處。六是搞好“三品一標”認證。目前,全縣農產品“三品一標”認證達到33個,擁有市級以上農產品品牌12個,國家級“一村一品”示范鎮2個,省級“一村一品”示范村鎮2個。獲證蔬菜產品面積23.2萬畝,占全縣蔬菜生產總面積的46.4%;獲證水產品面積600畝,占總面積的42.0%;獲證畜禽產品占總量的40.0%。
 
  五、快速構建農產品監管體系。初步建立縣、鎮、村三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實現監管和服務指導工作全覆蓋。一是設立縣級監管機構。整合農業、畜牧、水產等縣級部門執法職能,成立縣農業綜合執法大隊,負責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由工商局、食藥局和質監局合并組建成立縣市場監管局和縣檢測中心,分別負責食品安全監督執法、農產品等質量檢測。目前,各單位均已按照各自職責開展工作。二是成立鎮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站。制定完善工作制度,配備專(兼)職人員和儀器設備,經常性開展巡查檢測工作。三是配齊村級協管員。全縣486個村(社區)全部配備協管員,明確責任,與鎮級政府一同考核、一同獎懲。每年制定詳細培訓計劃,針對體系建設、檢驗檢測、農業投入品監管、標準化生產等內容,通過技術培訓班、入戶指導、田間指導等形式,對縣、鎮、村三級監管人員、檢測人員進行技術培訓。同時,加強對生產經營企業、農資經營門店人員的培訓,以保證各環節的質量安全。今年已舉辦監管業務培訓班2期,檢測檢驗人員培訓班2期,累計培訓40學時180人次,切實提高了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提升了監管隊伍的素質和能力。堅持創建工作全民參與,充分發揮宣傳教育、輿論引導的作用。利用電視臺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知識講座2期,通過聯通公司對轄區內用戶發送農產品質量安全公益短信,主要道路印刷墻體宣傳標語100多條,發放宣傳資料19000多份;設立農產品質量安全咨詢處,接待群眾咨詢136起。
 
  六、不斷創新工作制度。一是制定《農產品產地環境監管制度》、《農產品收購儲運監管制度》、《農產品上市包裝標識管理制度》等20多項制度,健全農產品生產、加工、運輸、貯藏、包裝、銷售等方面的制度。二是完善執法、檢測、農業投入品、生產銷售等方面的制度8項。三是建立全程監管制度,對產地環境監控、農業投入品監管、生產過程管控、收購儲運監管、產品包裝標識監管等各環節都建立了相關制度。制度的制定和完善,推動了創建工作主體責任的落實。四是建立舉報制度。制定《成武縣農產品質量安全舉報獎勵辦法》,加強監督。五是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立農產品“身份證”, 打印條碼二維碼標簽,使消費者能及時查知農產品的生產檔案、銷售檔案、檢測結果等信息。六是建立農產品“準出”與“準入”制度,使農產品產地準出和市場準入實現有效銜接。七是積極探索產銷銜接和主體責任落實機制。推行農市對接、農企對接、農校對接、設點銷售等農產品銷售模式,落實產品質量“誰生產、誰負責,誰調運、誰負責”責任制。目前,已有35個合作社、16個基地、3500多戶、32個企業采用這種模式。
 
  七、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追溯平臺。按照農產品“生產有記錄、產品有檢測、信息可查詢、產品可追溯”整體思路,組建農產品質量管理可追溯平臺,在生產基地、農藥經營店、鄉鎮監管站及畜牧、水產建立追溯點20 個,安裝了監控設備,配備了農殘速測儀器、計算機、冰箱、條碼二維碼打印機等裝備,并與縣監控中心相連,納入監管,對種子、種苗、生產、銷售、檢測、農資銷售等環節進行全程實時監控。通過監管追溯平臺建設,著力實現對內全程管控、對外信息服務兩大功能,在生產基地推行農產品質量安全二維碼標簽追溯,從而實現農產品從生產到進入批發、零售市場或生產加工企業前的各環節可追溯,倒逼責任落實,提高監管效能。此外開通了“成武農業信息網” 及時將納入監管的基地產品信息在網站上進行發布;開發了追溯碼生成和追溯標簽打印系統,凡納入監管的生產基地、農民專業合作社、農產品加工企業均使用統一模板的追溯標簽,消費者可以通過登錄成武農業信息網和手機掃描追溯二維碼的方式查看產品信息。對高毒、高風險農藥定點經營門店推行二維碼標簽溯源監管,推進農資監管信息化、農業執法案件信息公開和農資生產經營企業“黑名單”制度,建立以行業自律為主的農資生產經營質量承諾、進貨查驗、索票索證、檔案建立、問題產品召回、售后服務等誠信經營制度。

我要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您還可以輸入200個字符)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

版權與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食品機械設備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食品機械設備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食品機械設備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食品機械設備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認可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食品機械設備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網發布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因作者聯系方式不詳或其它原因未能與著作權擁有者取得聯系,著作權人發現本網轉載了其擁有著作權的作品時,請主動與本網聯系,提供相關證明材料,我網將及時處理。聯系電話:0571-87759655;郵箱:804074602@qq.com

產品推薦 更多+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00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