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3.15晚會曝光了湖南一家老壇酸菜面的酸菜供應商,其酸菜腌漬方法觸目驚心。被工人直接穿著拖鞋甚至光著腳踩來踩去的酸菜,以及用土坑直接腌漬的酸菜,最后卻“改頭換面”變成正經的老壇酸菜,成為方便面里的料包,或是作為單獨封裝的食材原料,進入消費市場。該事件一經曝光就在網上引起了軒然大波。
“土坑”酸菜被曝光之后,湖南華容縣的芥菜加工產業受到了重創。經過一段時間的沉寂之后,當地的芥菜加工企業陸續復工復產。據了解,“土坑酸菜”事件曝光后華容縣政府出臺了相關政策對芥菜加工進行整改。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一是對酸菜的生產環節進行監控,從田間到工廠,整個生產制作過程都必須要有檢測報告,帶著報告產品才能上市、上架。同時,當地市場監管部門在田間、工廠等重要節點安裝了攝像頭。
二是要求企業建造標準化腌制池進行酸菜制作。華容縣在5月初印發了《華容芥菜原料標準腌制池建設 三年實施方案(2022-2024年)》,該方案對腌制池建設作出了明確規定,要求腌制池以鋼筋混凝土結構為主體,腌制池內壁須采用環氧樹脂等食品安全工藝(不少于三油二布),池底預留污水收集孔,同時做好防滲漏、防腐蝕、抗壓、抗浮、抗震等措施。此外,頂棚和配套也有明確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規范酸菜生產,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在9月底發布了T/CIFST 010-2022《老壇酸菜生產質量安全控制與管理技術規范》團體標準。該標準規定了老壇酸菜生產過程中原料采購、加工、包裝、貯存和運輸等環節場所、設施、人員的基本要求和管理準則。
該標準對老壇酸菜加工的選址、廠區環境、廠房和車間都做了具體規定。而在鹽(泡)漬發酵設施上,明確要求鹽漬發酵池內壁要進行加固和安全處理,其涂料應滿足 GB4806.10的標準,以及做到無毒、耐酸、耐堿、耐腐蝕,對酸菜風味無不良影響;有較高的機械強度、致密的結構和足夠的厚度,不滲漏。此外,設施應設置在有棚頂、四周防護、防曬、防雨、通風、無外界污染和不致外界污染的平整地面。
食品安全無小事,規范生產是落實食品安全的關鍵。該標準的實施將對老壇酸菜生產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作為消費者,希望企業在標準的約束下,誠信、良心經營,讓消費者安心、放心;監管部門也發揮好自身的監督主體責任,為我們的食品安全保駕護航。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