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云南文山廣南縣成功實現在野外人工種植黃皮雞樅菌。據悉,當地研究團隊目前要攻克的問題是蟻源的研發,在雞樅菌品種和種子的研發上已經沒有太大難度。這對于雞樅愛好者來說無疑是一個好消息。野生雞樅菌的生長環境非常苛刻,它與白蟻共生,整個生長周期都要依靠土棲性的白蟻,長有雞樅菌的土壤下面必有白蟻巢結構。如果蟻巢結構受到干擾導致白蟻動遷,來年此處就不會有雞樅了。
雞樅菌是食用菌中的珍品,素有“貢菌”、“菌中之王”美譽,肉質肥碩、味道鮮美,也是有名的藥用菌,具有益胃、清神之功效。但是野生雞樅菌也非常稀少,僅在云南、貴州、江西等地生長,量少價高,每到野生菌上市的季節,大家總是吃不盡興。
隨著味道鮮美的雞樅菌受到消費者的青睞,雞樅菌的經濟價值也被進一步挖掘,人們都在探索人工種植雞樅菌。但是由于雞樅菌生長環境苛刻,還沒有實現規?;斯しN植。不過,現在市面上有一種實現人工種植的黑皮雞樅菌,與野生雞樅菌有較大的差異,不需要依附白蟻窩生長,目前許多地方已經實現了規?;N植,形成較為完整的產業鏈。隨著云南文山廣南縣成功試種雞樅菌,相信“雞樅自由”指日可待。那么雞樅菌又能從人工黑皮雞樅菌產業上學到哪些可以復制的經驗呢?
首先就是雞樅菌的保鮮問題。菌類非常脆弱,不僅對溫度和濕度要求高,保鮮期也特別短,因此采摘后要盡快對其進行保鮮處理。湖南江華碼市鎮,將黑皮雞樅菌打造成了當地特色農業產業種植“新寵”,為了保證黑皮雞樅菌的新鮮,采摘下來的黑皮雞樅菌會盡快用小刀削去根部的泥土,在按不同等級分揀、包裝,然后放進冷庫儲藏,有效延長黑皮雞樅菌的保鮮期。無獨有偶,福建詔安縣秀篆鎮通過建設恒溫房、消毒冷庫等方式來滿足雞樅菌的生長和儲存。綜上所述,云南雞樅菌后續如果實現規模種植,雞樅菌的保鮮問題就必須解決。
其次是雞樅菌提高附加值、延長產業鏈的問題。雞樅菌由于稀少和營養價值高的特點,在市場上的價格相對較高,如果后續實現規?;N植,隨著產量增加,價格在一定程度上就會有所下降,需要想辦法增加產品附加值。貴州的一家公司為提升食用菌的附加值,新建加工廠房,引進智能化、標準化流水線。據悉,該公司的一款雞樅菌菜產品經過加工后,價格翻了三倍以上。
云南雞樅雖然還沒有實現人工規模化培育,但相信不久后就可以實現,而雞樅的產后保鮮、加工也需要提前規劃,以便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