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山東省聊城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了新聞發布會,會上聊城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江川在發布會上介紹了《關于加快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十條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的主要內容。
在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的當下,擠出時間和精力來做一頓熱騰騰的飯菜已經成為一件比較奢侈的事情。預制菜的出現不僅安撫了消費者的胃,還滿足了消費者對儀式感的需求。隨著預制菜的需求不斷擴大,預制菜迎來了發展風口,預制菜被各地政府作為推動農業轉型的重要支點。以河南、廣東、山東為代表的農業大省都在積極出臺政策,推動預制菜產業發展。日前,聊城市也順應市場發展需要,出臺了《關于加快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十條意見》。
聊城市境內地形為黃河沖積平原,土地肥沃,為發展農業提供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聊城的氣候環境非常適合食用菌等蔬菜的種植,該市是農業部規劃的黃淮海與環渤海設施蔬菜重點區域之一。近年來,聊城市的蔬菜產業有了新的突破,全市瓜菜菌面積306萬畝,總產1150萬噸,實現產值115億元。蔬菜產業興盛為當地預制菜發展提供了原料基礎。
聊城人民政府印發的《意見》主要從打造全國重要的預制菜優質原料生產供應基地、培育預制菜產業集群、支持企業做大做強、增強預制菜研發創新能力、構建預制菜產業冷鏈物流體系、拓寬預制菜營銷渠道、支持預制菜標準化建設、打造預制菜產業知名品牌、加大要素支持力度、強化保障措施等10個方面入手,推動預制菜高質量發展。
對于預制菜來說,口味和新鮮問題是其發展的難點和痛點,為此,《意見》中要求成立預制菜研發中心,并聯合科研機構、高校開展技術攻關,形成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預制菜產業技術體系和支撐。此外,《意見》還要求推動“明廚亮灶”向預制菜生產車間、中央廚房等加工環節延伸,確保預制菜食品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意見》中有多處涉及資金獎補措施。對新評選認定的省級特色食品產業集群、強縣、強鎮、基地,分別給予最高50萬元、30萬元、20萬元、1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對近三年內新建和改造冷凍冷藏庫、購置終端
冷藏設備,總投資額2000萬元以上的預制菜企業,按年度實際投資的1%給予最高2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支持符合條件的預制菜企業上市掛牌融資、發行債券,對在國內外成功首發上市的預制菜企業,按照首發融資額度分檔分階段予以最高600萬元的補助。(注:上述所列獎補措施只是《意見》中的一部分,在此不作贅述。)
此次聊城發布的《意見》顯然從多方面扶持預制菜產業發展,預制菜生產企業、農產品加工園區等主體應積極關注政策文件,把握時機,促進自身發展。
資料來源:聊城市人民政府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