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不治病,但很治愈。”近期,不少消費者將黃桃罐頭列入康復期囤貨清單,2022年12月中下旬,市場上甚至出現了“一桃難求”的現象;今年元旦期間,黃桃罐頭的銷量有增無減,同時帶動了其他果蔬類罐頭的銷售。據中國罐頭工業協會估算,2022年,國內黃桃罐頭銷量有望超過60萬噸,同比增長10%左右。春節即將來臨,黃桃罐頭的熱度還能持續嗎?業內又是如何看待這一現象?果蔬罐頭產業未來之路如何走?圍繞上述問題,記者近日采訪了中國罐頭工業協會及果蔬罐頭生產企業的相關人士。專家指出,企業絕不是依靠“一股風”就能發展起來的,加強基地建設、加大技術創新、培育優秀人才,才是果蔬罐頭產業的發展大計。
公眾認知與日俱增,消費觀念正與國際接軌
中國罐頭工業協會理事長劉有千告訴記者,此次黃桃罐頭的熱銷,明顯帶動了橘子罐頭、梨罐頭、番茄罐頭等果蔬罐頭的銷售,同時,也間接帶動了其他品類罐頭的銷售,這對罐頭產業的長期向好發展將起到積極的作用。“更為重要的是,疫情讓消費者重新認識了罐頭食品。具有方便性、安全性及營養性等多重特性的罐頭食品,為人們提供了治愈能量。”劉有千說。
讓劉有千感到欣慰的是,此次黃桃罐頭的熱銷,反映了國內消費者對罐頭食品健康、營養及應急儲備性的認知與日俱增,消費者尤其是年輕消費者對罐頭食品的熱情正逐漸高漲,人們的消費觀念正在與國際接軌——吃罐頭,正在成為一種日常生活方式。“這與協會長期以來致力于消除消費者的認知誤區、著力打造罐頭行業品牌的努力是分不開的。”劉有千說。
面對“一桃難求”現象,多家果蔬罐頭生產企業表現得十分冷靜。一些企業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這只是暫時現象,后續銷量能否持續還有待觀望,不過這一銷售熱潮卻成為宣傳自家品牌和科普罐頭相關知識的最佳窗口期。企業呼吁,消費者要理性消費,不要盲目跟風。有企業表示,罐頭產品是季產年銷產品,以銷定產,即每個季度都按計劃進行生產。疫情期間一經炒作,黃桃罐頭的銷量翻了一兩倍,甚至六七倍,由此也導致了庫存緊張。如何持續穩定供貨,成為一些企業擔憂的問題。
山東省平邑縣罐頭產業協會會長、山東蒙水集團董事長孟祥山表示,黃桃罐頭的迅速走紅有助于罐頭營養安全知識的普及,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消費者走出了“罐頭添加
防腐劑”“罐頭營養價值不高”等誤區,同時,國內罐頭市場萎靡的狀態也得到改觀。在孟祥山看來,更重要的是,此次黃桃罐頭的熱銷也反映了國內潛在的消費需求。從目前的消費市場來看,我國罐頭人均消費量遠低于美國、日本等國家,巨大的內需市場尚待挖掘。相關數據顯示,歐美國家的罐頭年人均消費量為50—90公斤,而我國不足6公斤,國內罐頭消費市場潛力巨大。
湖北秭歸縣屈姑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正倫認為,此次黃桃罐頭異軍突起后,農業、水果種植、制糖以及
包裝材料、渠道、物流等相關聯的產業,都會迎來一定的增長。罐頭食品以往在國內遇冷的因素有很多,除了供應鏈不斷完善、物流保鮮技術持續進步讓國人能夠隨時吃到新鮮食品外,也和消費者的誤區和偏見有關。比如,因為罐頭食品可長期保存,有些消費者認為其“不新鮮”“沒營養”,還有的消費者認為罐頭里面添加了防腐劑。其實,罐頭食品之所以能夠長期保存而不會發生變質,得益于其密封的容器和嚴格的殺菌工藝,根本無需添加防腐劑。
大連真心罐頭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新梅表示,從目前來看,黃桃罐頭的熱銷,有助于帶動整個黃桃種植加工及整個產業鏈的發展,更重要的是,有更多消費者了解了罐頭食品的安全和好處。“罐頭中并不會添加防腐劑,所用的原料也是優質的,企業也想借此機會讓消費者了解罐頭真正的樣子。”王新梅說。
打造罐頭產業集群,帶動產區農業良性發展
作為我國傳統的食品產業,罐頭產業多年來在供應內需、出口創匯、服務“三農”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據不完全統計,3年疫情期間,全國罐頭行業累計生產罐頭2700多萬噸,產值3500多億元,有效保障和改善了民生。果蔬罐頭是我國罐頭大家族中的重要一員。2022年,我國果蔬罐頭行業堅持穩中求進,積極推進高質量發展,表現出強勁的發展韌性。國家統計局對467家規模以上果蔬罐頭加工企業的統計顯示,2022年1—11月,我國果蔬罐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97.88億元,同比增長1.46%,利潤總額38.31億元,同比增長17.74%,資產總計480.59億元,同比增長0.88%。
據介紹,我國水果罐頭素來有著“北桃南橘”的說法,水果罐頭的產區主要集中在山東、河北、浙江、湖南等地,其中山東、河北主要產桃罐頭,浙江、湖南主要產柑橘罐頭。我國水果罐頭企業主要包括大連真心罐頭食品有限公司、大連林家鋪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山東蒙水食品集團有限公司、湖北秭歸縣屈姑食品有限公司、福建紫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而蔬菜罐頭中,番茄罐頭、蘆筍罐頭可謂是主角,其中,番茄罐頭占據國外市場70%的銷售份額,果實采摘及加工自動化程度較高。
劉有千介紹,近年來,各地著力打造罐頭產業集群,顯著帶動當地農業發展。有著集聚效應、關聯效應和擴散效應等多重效應的罐頭產業集群,不僅提高了區域罐頭企業生產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運輸成本,促進了區域創新,還帶動了上下游產業的發展,形成了較完整的同步發展的產業鏈條。以平邑縣為例,平邑縣每年加工生產的水果罐頭總量占全國總量的30%,據不完全統計,罐頭產業帶動了超過5萬農業農村人口就近就地就業。從小作坊式生產發展到規模化生產,平邑縣罐頭產業的崛起,可以說是我國果蔬罐頭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起步于20世紀80年代的罐頭產業,經過40年持續發展,成為帶動平邑當地經濟發展和增加群眾收入的基礎和支柱產業。孟祥山告訴記者,目前,平邑縣共有水果種植基地12萬余畝,其中黃桃9萬余畝;地方鎮共有罐頭加工及配套企業84家,其中包括蒙水食品、輝煌食品、清甜食品等65家加工企業;年加工各種水果罐頭30萬噸,占全國水果罐頭總產量的1/3。2022年,罐頭加工及配套企業吸引2萬余人就業,規模以上企業用工率超五成,工人人均年收入5萬元。5萬余名果農實現脫貧致富,進一步促進了產區農業發展和鄉村振興。
按照目前黃桃罐頭的市場銷售情況來看,罐頭廠家、果農均對今年罐頭的生產和銷售有著較為樂觀的預期。“果農受益了,種植積極性就會提高,原料來源就增多了,必將會帶動罐頭生產企業增產增收,也會帶動果農增收。”劉有千表示,眾所周知,農業在一定程度上是“靠天吃飯”,期待今年是一個豐收之年。
打破制約發展瓶頸,推進產業轉型升級
作為傳統產業,果蔬罐頭產業在發展中也面臨一些問題。劉有千坦言,我國果蔬罐頭產業要取得長足發展,需要打破產業布局不夠合理、配套服務存在短板、部分生產要素受到制約、企業品牌意識不強、市場意識不強、產品多樣性不足及原材料成本漲幅較大等諸多瓶頸。在原材料成本方面,2022年以來,由于受原料減產、疫情等各種因素影響,果蔬罐頭生產成本持續上漲,黃桃、柑橘、番茄等原材料均出現價格上揚的現象。同時,產業也存在原料供應鏈薄弱問題,企業盲目生產、爭搶原料現象時有發生。
孟祥山表示,我國果蔬罐頭產業發展面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季產年銷問題,果蔬具有季節性收獲和不耐儲存的特點,導致果蔬罐頭加工同樣具有季節性,生產廠家要盡力爭取在果蔬保鮮期內將其加工成罐頭產品,這就導致必須在果蔬收獲后的一定時間內組織資金、人力、設備、倉儲等要素進行集中生產,原料收購資金緊張、用工荒、成品倉儲不足等問題突出;二是果蔬罐頭加工企業仍為勞動密集型企業,自動化程度不高,存在招工難、留人難和用工成本上升等問題;三是國內市場銷售費用過高,特別是進超市門檻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罐頭企業的發展;四是品牌企業少,品牌效應不足,罐頭消費水平有待提高。
在王新梅看來,原料基地供應不足、國內人力和制造成本增加是制約果蔬罐頭產業發展的主要因素。李正倫則認為,我國果蔬罐頭產業發展面臨的瓶頸主要包括工藝設備創新不足、產品創新不足、原材料品質參差不齊且價格不穩定等。
以高質量發展為指引,推動產業走向“四化”
果蔬罐頭加工屬于勞動密集型生產,隨著勞動力成本上升,出口競爭優勢下降,內需市場成為業內發力點。如何擴大內需市場還需要業內認真分析,破解產業發展瓶頸,深入做好公眾科普。
劉有千表示,近年來,罐頭銷售一直不溫不火,一方面在于“罐頭因為添加了防腐劑,不利于身體健康”等錯誤認知,制約了包括果蔬罐頭在內的罐頭產業的發展;另一方面在于果蔬罐頭高糖、高熱量的屬性,與許多消費者追求的低糖健康風潮相悖。近年來,國內罐頭產業不斷加強原料基地建設和冷鏈物流建設,并圍繞技術創新不斷發力,生產企業研發推出了低糖果蔬罐頭等新品,以迎合年輕人的消費需求。
孟祥山認為,在行業品牌引領和市場機制的作用下,罐頭食品的國內消費市場在不斷壯大,人均消費有望成為擴大內需供應的重要增長點和倡導綠色、健康、營養、便捷食品消費的突出亮點,多層次、多元化的罐頭產品將不斷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需求。他介紹,近年來,平邑果蔬罐頭加工企業立足實際,不斷推動加工機械、包裝、儲存等環節的技術創新,推動罐頭產業高質量發展。比如,蒙水、輝煌、清甜等品牌企業實施技術改造,建設國內先進的自動化、智能化生產線,改變生產工藝,節約人工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推動產品升級。
王新梅介紹,企業在技術研發上主要還是以解決行業的瓶頸和痛點為主,比如使包裝更適合消費者的體驗、提供營養更豐富的產品等。在新品開發方面,企業推出了易撕蓋的大桃鋁制包裝產品,還有不添加蔗糖的桃罐頭產品。
李正倫表示,新時代背景下,消費者對罐頭的偏見逐漸消除,對罐頭產品的需求增加,罐頭品質的提高滿足了消費者多元化的需求,罐頭行業未來的發展潛力十足。
劉有千認為,不斷出臺的國內政策利好產業發展。2022年1月,RCEP的落地,對于出口占比較大的果蔬類罐頭企業而言,迎來拓展東盟等國外市場的好機會。一方面,果蔬罐頭產品在區域貿易中的部分產品以及原材料的進出口稅率得以降低;另一方面,有關報關等手續也得以簡化,出口效率得以提高。2022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發布,為各類市場主體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為我國果蔬罐頭行業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了堅強的支撐。同時,由于歐洲能源危機等多重因素,國際市場對我國罐頭需求明顯。據海關數據,2022年1—11月,我國出口果蔬罐頭量價齊升,其中,大宗產品番茄類罐頭制品出口總量突破80萬噸,價格同比增長16%,各類食用菌罐頭出口總量同比增長37.14%,累計平均價格增長36.61%。
劉有千表示,下一步,要以高質量發展為方向指引,全面推進果蔬罐頭產業轉型升級,把“預制食品”作為產業向上突破的主攻方向,著力推動果蔬罐頭食品產業向“四化”——智能化、自動化、園區化、低碳化發展。同時,發展自主品牌,強化市場開發,推動行業企業進一步細分市場,加強產品差異化創新力度,推出個性化、時尚化、健康化的果蔬罐頭新產品,滿足多樣化的消費需求。此外,推動各種減稅、降費政策落地,加快產業原料供應鏈補鏈強鏈。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