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螺螄粉爆火,緊隨其后又一速食單品酸辣粉憑借“麻、辣、鮮、香、酸且油而不膩”大受歡迎,在河南快速發展,現已形成百億級產業規模,成為河南食品產業新的增長點。
酸辣粉是連接農副產品加工和食品制造的重要產業之一。據食品機械設備網小編了解,河南是我國農業大省,酸辣粉的原料“紅薯粉”產量充足。此外,河南又是食品工業大省,食品行業全產業鏈發展,食品裝備制造業也為食品企業生產提高強有力的技術和設備支持。根據河南省食品工業協會統計,河南以酸辣粉為主導的食品企業有50多家,形成了酸辣粉的原料種植、加工、配料、設備、包裝全產業鏈的發展鏈條,涌現出了嗨吃家、食族人、麗星食品、豫道、嘿人部落等酸辣粉品牌。
2022年,河南先后印發《關于支持通許縣酸辣粉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簡稱《意見》)、《河南省酸辣粉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簡稱《計劃》),欲打造河南的“酸辣粉之都”。《意見》提出,支持通許縣建設總規劃面積1.8平方公里的食品加工產業園,引導通許縣以麗星食品為龍頭企業、周邊上下游企業分行業分區塊集聚發展。《意見》提出,整合政府部門、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龍頭企業等資源,建立酸辣粉產業產學研用聯動模式,重點開展食用性、功能性、便利性酸辣粉研發,攻關生產、保鮮、滅菌、包裝、貯運等技術難題,建立集科技攻關、成果轉化、共享服務、人才培養于一體的酸辣粉產業科技創新體系。《意見》提到,鼓勵企業研究制定酸辣粉產品相關質量標準,加快完成以食用甘薯粉、馬鈴薯粉為主要原料的油炸及非油炸商品食用方便酸辣粉團體標準制定,完成保鮮濕型甘薯粉(面)馬鈴薯粉(面)以及調味料、油、菜、醋包的地方、行業標準制定。
《計劃》提出,到2025年,力爭河南酸辣粉規模以上企業達到60家,總體產業產值達300億元。同時,將加快行業標準制定,完善配套鏈條,強化政策扶持,加大資金支持,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計劃》提出,到2025年,力爭完成酸辣粉全產業鏈團體標準制定10個,爭取將1~3個團體標準提升為行業或地方標準,鼓勵企業參與制定國家標準;到2025年,力爭培育3~5家超30億元、5~8家超20億元、8~15家超10億元的生產企業;將重點推進鄭州、開封、信陽、焦作、新鄉等地加強酸辣粉產業發展,加大產業轉移力度,加快建設集研發、生產、檢測、展示、電商、物流等為一體的酸辣粉產業園區,培育一批酸辣粉產業示范基地,形成產業集聚效應;到2025年,培育5家以上酸辣粉企業成為科技型企業,建設5家以上高水平創新平臺,建成5個以上酸辣粉智能生產車間(工廠)。為加大對酸辣粉企業資金方面的支持力度,《計劃》提出,將統籌各類財政專項資金、產業發展基金,對酸辣粉產業、重點企業、項目、載體平臺等加大支持力度。
近日,河南省食品工業協會發布《紅薯粉條(絲)餅》、《紅薯粉條(絲)餅生產管理規范》和《酸辣粉銷售運營規范》3項團體標準,進一步規范了酸辣粉產品品質。紅薯粉條(絲)餅》團體標準規定了紅薯粉條(絲)餅的定義:以不低于90%的紅薯淀粉為主要原料,用涂布或漏制加工方法,制成紅薯粉條(絲),經成型烘干成餅狀供酸辣粉使用的淀粉制品。業內人士表示,傳統的擠壓工藝對原材料要求不高,各類淀粉都能做。但標準里提到的涂布和漏制工藝對淀粉原料要求高,做粉條只能選用紅薯淀粉,不能摻其他粉,保證了產品的貨真價實,也對消費者負責。
近年來,河南酸辣粉產業的快速發展,也出現了一些同質化、價格戰、品質參差不齊等問題。《計劃》中曾提出加快行業標準制定,此次3項酸辣粉相關行業標準的發布,對規范酸辣粉產品品質、促進酸辣粉產業健康有序發展具有重要利益。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