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益生菌肉制品》團體標準已經完成征求意見稿起草工作,現公開征求意見,意見反饋時間截止2023年7月12日,請在此之前將意見以郵件(cmakbw@163.com)形式反饋至中國肉類協會標準委。
肉制品是人類日常飲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肉類食品的訴求更多轉向營養、健康層面。與此同時,益生菌產業被業內普遍關注甚至被定義為食品工業后疫情時代的增速引擎;益生菌肉制品作為健康肉制品的典型代表,也是近年來益生菌生產企業關注、開發的重點品類。不過,目前行業內缺少規范益生菌肉制品的專用質量標準,導致市面上的益生菌肉制品質量良莠不齊、標簽、標識含混不清。因此,制定相應的標準規范企業生產,將有利于促進和推動益生菌肉制品的健康、快速發展。
《益生菌肉制品》團體標準規定了益生菌肉制品的分類、技術要求、檢驗方法、標簽和標志、包裝、儲存、運輸等要求,本標準適用于益生菌肉制品的生產、檢驗。據了解,該標準由中國肉類協會歸口,由河南雙匯投資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負責起草工作。
益生菌肉制品指的是,以鮮(凍)畜禽產品、水產品為主要原料,添加益生菌、食用鹽、白砂糖等輔料,經相應工藝加工而成的肉制品。根據益生菌肉制品終產品是否有益生菌活菌可分為益生菌肉制品(活性性)、后生元肉制品。
在“技術要求”方面,該標準規定了益生菌肉制品的原輔料要求、投料要求、生產加工過程衛生要求、感官指標、理化指標、微生物限量污染物限量及凈含量等。其中,使用的益生菌菌種包括:乳酸片球菌、乳雙歧桿菌、鼠李糖乳桿菌、副干酪乳桿菌、嗜熱鏈球菌等乳酸菌或其他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批準使用的菌種;其中益生菌在肉制品中的添加量應≥1×104 CFU/g。
益生菌肉制品(活性型)使用的活性益生菌應符合相關標準的規定,如輔料乳酸菌活菌數應≥1×108 CFU/g;生產加工過程、儲存、運輸溫度建議控制在37℃以下,避免高溫導致益生菌失活。后生元肉制品使用的滅活益生菌應符合T/CBFIA 09001的規定。
在“標簽和標志”方面,該標準規定,產品包裝儲運圖示標志應符合GB/T 191的規定,預包裝產品標簽應符合GB 7718、GB 28050及相關要求的規定;益生菌肉制品(活性型)還應標示添加菌種的具體名稱,益生菌菌種添加量,可同時標示相應菌株;后生元肉制品還應明確標示經滅活、非活菌等說明菌種已無活性的詞語,可標示添加菌種的具體名稱、益生菌菌種添加量、相應菌株。
其他詳細內容可下載下文附件查看。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