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印發穩定當前奶業生產意見的通知
各市(地)、縣(市、區)人民政府:
針對當前我省奶業生產形勢,為幫助奶牛養殖業度過階段性難關,穩定奶業生產基礎,省農業農村廳會同省財政廳、省工信廳、省發改委、省市場監管局和省科技廳聯合起草了《關于穩定廳、省發改委、省市場監管局和省科技廳聯合起草了“關于穩定當前奶業生產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按照《意見》要求,立即組織落實,一周內將相關政策宣傳到養殖場、加工企業和行業協會,維護生鮮乳正常購銷秩序,保證奶農合理利益,盡快實現預期目標,并保持奶業企穩回升向好態勢。

一、穩定生鮮乳市場購銷秩序
(一)建立監管會商機制
各市(地)、縣(市、區)農業農村、工信、市場監管等相關部門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建立執行每月會商工作機制,圍繞奶牛養殖、乳品加工和市場購銷等環節開展調度、指導和執法監管等工作。農業農村部門要負責了解掌握區域內奶牛養殖生產、生鮮乳生產成本和購銷價格情況,指導養殖場應用節本增效技術。工信部門要負責指導企業做好生產加工,圍繞市場開發適銷對路的差異化產品。市場監管部門要強化乳制品及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監管。
(二)完善生鮮乳價格協商監管機制
省農業農村廳會同省發改委參照生鮮乳交易參考價格和乳企計價體系,依據《黑龍江省食品安全團體標準生乳》特級、一級、二級標準,建立生鮮乳交易參考價格三級計價標準,聯合組織省奶業協會、乳企和養殖場戶共同制定季度生鮮乳交易參考價格。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設立生鮮乳購銷合同簽訂履行監督熱線電話(省級熱線電話:0451-82624640),及時調解處理生鮮乳購銷矛盾糾紛等問題,維護公平合理的生鮮乳購銷秩序。省奶業協會負責組織乳制品加工企業和養殖場戶按照《生鮮乳購銷合同(示范文本)》簽訂長期穩定的購銷合同,推行合同審核備案制和第三方見證制,監督生鮮乳收購價格執行情況。
(三)完善風險監測處置機制
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強化奶業生產動態監測,深入一線調研掌握生鮮乳購銷合同到期和即將到期等情況。2023年7月1日至12月31日,省農業農村廳每半月調度各地奶業生產情況,指導市(地)、縣(市、區)制定有針對性解決措施,幫助養殖場戶與乳企對接,解決生鮮乳銷售難題,杜絕乳企以不正當理由變相限收拒收鮮奶、拒簽合同現象。
(四)建立應急應對機制
各地政府結合當前奶業生產實際,制定針對性應急預案,細化應對措施,及時處置各類突發情況,防范乳企限收拒收生鮮乳、養殖場非正常淘汰奶牛及虧損倒閉等極端情況發生。加強網絡輿情監測和輿論正面引導,發現輿情及時響應,合理處置,切實防范不實輿情和惡意炒作帶來的負面影響。
二、加大政策支持兌現力度
(五)落實現有奶業政策
積極落實全省現有奶牛養殖、乳制品加工、金融服務和商業綜合四大類17項奶業扶持政策。其中,農業農村部門負責組織實施奶業生產能力提升整縣推進、奶乳“一體化”萬頭牧場建設、大型奶牛養殖場建設、奶牛良種補貼、奶業新型經營主體培育、糧改飼補貼、奶業產業集群、貸款貼息、品牌建設、疫病防控等10項政策。工信部門負責組織實施增產擴能、新品研發、企業上市、企業入規和加快數字化轉型等5項政策。科技部門負責組織實施科技創新政策。財政部門負責組織實施奶牛保險補貼政策。各部門按月調度項目資金落實情況,確保資金及時足額撥付到位。
(六)執行新增奶業政策
根據當前奶業生產形勢,支持乳制品加工企業保住原有收購渠道,擴大收購量,積極穩定生鮮乳購銷秩序,支持落實省級生鮮乳交易參考價格,不拒收、限收生鮮乳,保證及時簽訂購銷合同的乳企享受補貼政策。2023年7月至12月,實行生鮮乳收購補貼政策,按照乳企收購省內生鮮乳總量,每噸給予不超過100元補貼,總資金約1.2億元,省級和市縣級各承擔50%。實行生鮮乳收購增量補貼政策,按照乳企年度收購省內生鮮乳增量,每噸給予不超過200元補貼,總資金約0.3億元,省級和市縣級各承擔50%。省農業農村廳對政策實施情況開展動態跟蹤評估,根據市場形勢變化合理調整兌現周期。
(七)強化金融保險精準服務
擴大奶牛政策性保險覆蓋面,發揮農業保險增信功能。鼓勵金融機構創新產品和服務模式,開展“大數據+奶牛養殖”和奶畜活體抵押、養殖場抵押、大型機械設備抵押貸款等信貸產品創新,為奶牛養殖場戶提供優質高效金融服務。金融機構參照疫情期間穩產保供政策,對困難企業不抽貸、不斷貸,幫助企業緩解資金壓力。乳制品加工企業主動擔當社會責任,為養殖場戶貸款擔保增信。
三、強化組織協調和指導幫扶
(八)創造良好發展環境
各市(地)、縣(市、區)政府指導乳品加工企業加強質量監管和品牌建設,申請使用“黑土優品”品牌標識,享受政府集中宣傳推廣服務。支持奶業發展用地,養殖生產用地及其直接關聯的糞污資源化利用設施用地,在縣域內落實耕地“進出平衡”后,可占用一般耕地,不需落實占補平衡。強化奶牛養殖場征占用林地草地要素保障,依法依規辦理使用手續。加強畜禽養殖項目變更環評工作指導,支持項目快速投產。
(九)加強技術指導服務
農業農村部門組織畜牧技術推廣機構和奶業技術協同創新體系建立專家服務團隊,一對一幫扶養殖場戶,制定指導服務方案,宣傳產業扶持政策,分析奶業發展形勢,優化日糧配方和牛群結構,應用數字化管理技術,合理配置人員數量,科學有效控制成本,減少受困企業生產損失,幫助企業度過難關,增強養殖信心。
(十)強化奶牛疫病防控
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落實基層動物疫病防控體系建設要求,抓好口蹄疫、布病、結核病、牛結節性皮膚病等重點疫病防控,指導養殖場戶做好環境消毒和生物安全防護。加強疫情監測排查、檢疫調運監管、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提升奶牛疫病綜合防控水平。
(十一)建立包聯工作機制
建立省市縣三級政府和行業部門包聯養殖場、乳品加工企業責任制,堅持深入企業了解生產經營情況和存在的實際困難,建立問題清單臺賬,落實幫扶措施,千方百計幫助協調解決包聯對象急難愁盼問題,增強企業發展信心,守住不倒奶、不淘汰優質母牛的底線。
(十二)落實工作責任
各市(地)、縣(市、區)政府把奶業扶弱紓困工作作為重要任務,積極運用“四個體系”閉環工作機制,強化領導,精心組織,切實做好摸底排查、對接服務工作。成立奶業紓困工作領導小組,負責決策部署、組織協調、幫扶紓困等相關工作,研究幫助企業爭取貸款融資、飼料用地、糞污處理利用等相關要素配套和紓困政策。引導建立大型乳企帶動小型乳企、乳企帶動養殖場的幫帶機制。
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辦公室
2023年6月21日印發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