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由中國酒業協會、北京市房山區人民政府主辦的首屆中國國際葡萄酒大賽在北京房山隆重開幕。大賽為期三天,匯集了來自中國、阿根廷、德國、法國、格魯吉亞、美國、南非、葡萄牙、西班牙、新西蘭、意大利、智利等中國市場上流通的1978款葡萄酒產品。大賽旨在規范中國葡萄酒市場流通秩序,幫助中國消費者更輕松便捷的選擇適飲葡萄酒,從而引導國內外葡萄酒從業者生產、銷售中國消費者喜愛的優質葡萄酒。
中國酒業協會黨支部書記、執行理事長王琦在開幕式上表示,自大賽開啟籌備工作已三年時間過去了。2021年9月20日,大賽的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萊恩堡國際酒莊召開。雖時間如過隙白駒,但舉辦大賽的初衷一直不變——運用《葡萄酒中國鑒評體系》,篩選出國內外多種適合中國人口味的優質葡萄酒,為中國消費者提供一份種類齊全的酒單指南,同時規范中國葡萄酒市場流通秩序,促進中國葡萄酒產業健康發展。
王琦執行理事長指出,大賽應用葡萄酒中國鑒評體系對參賽酒樣進行評價,這是我國第一次采用該鑒評體系舉辦的國際大賽,充分體現了中國葡萄酒的產業自信、品質自信、文化自信。
據了解,大賽評委由國內外知名釀酒師、品酒師、侍酒師、行業媒體以及專業經銷商等葡萄酒行業專業人員組成。大賽參選樣品近2000種,所征集的產品來自中國、阿根廷、德國、法國、格魯吉亞、美國、南非、葡萄牙、西班牙、新西蘭、意大利、智利等多個國家在中國市場上流通的葡萄酒產品。
大賽采用盲品形式,評委僅被告知參賽酒樣的類型、品種、年份區間。為確保大賽公平、公正,昨天下午,組委會組織專家們開展了預品鑒活動,進一步統一了所有評委組的打分標準。此外,評委們在為葡萄酒打分的同時,組委會也在為評委們打分,依據評委評分數據記錄分析評委打分的標準和風格,并在賽后予以反饋。屆時,大賽結果將以榜單、獎項形式呈現,對優質產品的企業和產區將資以鼓勵。
中國地大物博,各地美食多樣,風味眾多,飲食文化和西方差異較大,世界范圍內獨樹一幟,總體來說,中國人民食用谷物、蔬菜較多,在餐飲搭配上更喜歡“香、柔、凈、爽”的葡萄酒。
王琦執行理事長強調,葡萄酒中國鑒評體系正是中國葡萄酒產業體系科學家基于多年對中國葡萄酒消費者的研究、基于中國飲食文化的特點、飲食習慣以及餐飲搭配的偏好而創設的,這一評鑒體系更適合中國消費者的飲食特點,以其標準評選出來的葡萄酒更容易和中餐搭配,更容易得到中國消費者的認同。
對于葡萄酒生產者而言,本次大賽能夠準確的引導生產者以滿足消費者多樣化、個性化需求為目標,引導葡萄酒生產從產品驅動向消費驅動轉型,充分發揮所在產區風土優勢,生產產區特點鮮明且消費者喜愛的個性化、差異化優質葡萄酒,實現消費驅動的特色優質葡萄酒生產,提升葡萄酒的風味品質、競爭力與美譽度。
葡萄與葡萄酒產業具有經濟、生態、文化等多元價值,是促進區域發展和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依托。近年來,各級政府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指導意見和地方政策,積極支持葡萄酒產業健康穩定發展,政策利好信號不斷,推動行業更有序、更高質量的發展。
最后,王琦執行理事長指出,房山葡萄酒產區是中國葡萄酒產區的優秀代表,房山葡萄酒作為區域特色產業和特色產品,逐步得到行業認可和市場喜愛。在房山舉辦首屆大賽,對提升房山葡萄酒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培育房山葡萄酒莊特色旅游、推介房山文化和旅游資源具有極大促進作用,也符合北京首都發展定位和房山葡萄酒產業發展需要。
相信首屆中國國際葡萄酒大賽的舉辦,將助力中國葡萄酒產業立足特色自然資源、完備產業體系和超大規模市場空間,著力促進葡萄及葡萄酒產業不斷邁上新臺階。
原標題:王琦:助力中國葡萄酒產業不斷邁上新臺階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