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正值秋糧產量形成的重要時期,也是病蟲害防控的關鍵時期,濰坊市農業農村局認真落實全省主要糧食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工作現場推進會議精神,全面強化“五個到位”,深入實施糧食產能提升行動,力奪秋糧增產豐收,為全年糧食豐產豐收奠定堅實基礎。
示范推廣到位,推進秋糧作物單產提升。成立以市政府分管領導為組長的糧食作物單產提升工作專班,印發《全市主要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23-2030年)》,依托諸城市、高密市2個全國玉米單產提升整建制推進縣和安丘市國家糧油綠色高產高效行動項目,圍繞25個玉米單產提升“百畝田”、25個“千畝方”和11個“萬畝片”,14個玉米、大豆高產聯合攻關示范點,1萬畝小麥玉米周年噸半糧田創建項目,集成推廣貼茬直播、單粒精播、密植精準調控等大面積提單產關鍵技術,帶動全市玉米種植密度比往年提升200-300株/畝左右,為奪取秋糧豐收構建合理群體結構。組織開展玉米、大豆高產競賽,昌邑市發動100多個種植主體積極參與,獲獎主體將分別給予1000-8000元的獎勵,集中打造一批高產典型。
技術服務到位,保障秋糧豐產豐收。印發玉米單產提升技術要點,發放玉米滴灌密植技術模式宣傳掛圖、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技術模式圖和玉米主要病蟲害防控技術明白紙,為秋糧作物豐產豐收提供技術支撐。統籌整合種植、糧經、種子、土肥、農機、科教等科室力量,加強與市農科院、北大現代農業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協同合作,按小麥、玉米、大豆和花生四大類作物組建單產提升專家團隊和科技小分隊,持續開展“千人下鄉·穩糧保供”農技服務大行動,精準指導單產提升、秋糧田管、防災減災等重點任務落實。采取“田間學校”“專家課堂”“線上課堂”等形式,舉辦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專題培訓班,線上線下培訓已累計開展100余次,培訓達1萬余人次,全面提升農技人員素質能力和農戶種糧水平。
基礎夯實到位,抓牢糧食安全主動權。深入實施“藏糧于地”戰略,加快補齊農業基礎設施短板,持續提升耕地產能。年底前全面完成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標準農田30.1萬畝,全市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610萬畝,全方位夯實糧食產能根基。全面推進種業振興,全力抓好良種研發繁育推廣,糧食作物良種覆蓋率超過98%,“濰麥13”通過省審定,集中展示玉米新品種67個,全市小麥、玉米制種面積分別穩定在12萬畝、0.8萬畝以上。大力實施耕地質量提升工程,統籌抓好秸稈綜合利用、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綠色種養循環試點等項目實施,運用深耕深翻、秸稈還田、增施有機肥料、平衡施肥、輪作等措施,穩步提升耕地地力水平。
政策供給到位,持續調動種糧積極性。充分發揮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導向作用,釋放國家抓糧重農政策信號,用資金補貼打牢糧食高產豐產根基。今年以來共落實糧食生產補貼資金77363萬元,其中耕地地力保護補貼68722萬元、種糧農民一次性補貼6841萬元、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補貼1800萬元,充分調動了農民種糧積極性。市財政列支2600萬元專項資金支持種業振興、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對種業創新團隊、高產攻關、噸半糧田、單產提升技術試驗示范推廣等方面進行獎補,為保障濰坊市糧食生產能力挖潛增量。
防災減損到位,切實保障秋糧安全。為確保“蟲口奪糧”保豐收和玉米“一噴多促”政策措施落實落地,堅持“早謀劃、早監測、早防治”原則,緊盯“查、防、控”環節,形成了“群查群防群治”工作局面,為秋糧豐收夯實基礎。截至目前,全市共落實“一噴多促”資金714萬元,組織113家專業化統防統治組織、957臺植保無人機,實施“一噴多促”面積380萬畝次,濰坊市尚未發生玉米南方條銹病。針對強降雨、大風等氣象災害,加強與氣象、應急等部門聯動會商,及時制發農業氣象預警預報信息以及氣象服務、農情指導等專報50余期次,指導農戶提早防災、科學田管、有效減災。(濰坊市農業農村局)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