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壽光市按照“以數字化賦能農業農村現代化”總要求,以數字技術與農業深度融合為主攻方向,不斷加快農業生產體系、產業體系、經營體系的智慧化提升,推動農業由“設施化”向“數字化”轉變,力爭在農業農村現代化上蹚出一條新路子。
以“數字+”撬動蔬菜設施升級。與中國農大、北京農林科學院等40多家科研院所開展深度合作,建成丹河設施蔬菜標準化生產示范園、現代農業高新技術試驗示范基地等一批智慧化園區,蔬菜大棚、蔬菜園區變身成為“綠色車間”“綠色工廠”。國家數字設施農業創新應用基地建設完成投資2843萬元,整體進度達到47.6%。
以“數字+”搶占蔬菜科技前沿。引進國家蔬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壽光試驗站、農業農村部蔬菜種子檢驗壽光分中心等國字號平臺,借助物聯網手段推動分子育種篩選、智能精量播種、種子自動分揀,目前自主研發的蔬菜品種達到178個。依托壽光國際蔬菜種業博覽會,開發完善“數字地展系統”,線上線下同步展示國內外參展企業品牌信息、地展種植品種信息。
以“數字+”保障全鏈條蔬菜安全。開發智慧監管服務平臺,利用國土測繪高清3D地圖,對蔬菜大棚、合作社和農資門店進行GIS位置定位,將全市15.7萬個蔬菜大棚、1600個批發市場、1600多家農資門店全部納入監管平臺,通過對農資交易信息的自動采集,構建起覆蓋產前、產中、產后的全產業鏈監管服務體系,實現從田園到餐桌的全鏈條監管。
以“數字+”暢通農業新循環。投用全國規模最大的農村淘寶縣級運營服務中心,探索實施“定制農業”“基地直供”等特色電商營銷模式,5000多種蔬菜、種苗實現了網上銷售,成為唯一入選商務部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城市的縣級市。2021年,壽光市榮登全國“農產品數字化百強縣”榜單。
以“數字+”探索金融惠農新模式。依托農商行與中國銀聯研發產銷服務平臺,吸納1365家蔬菜合作社、6.86萬戶大棚種植戶接入平臺,交易次數38.28萬筆、交易金額74.84億元,為4.2萬家合作社及農戶授信72.4億元,發放貸款21.08億元,農戶“無感授信”覆蓋面達到82%。與建行山東分行合作開發“壽光蔬菜智慧管理服務平臺”,累計采集交易數據60萬筆,為種植戶發放純信用貸款6526萬元,真正變信用數據為融資資本。(壽光市鄉村振興局)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