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鯢,俗稱娃娃魚,因其叫聲像幼兒哭聲而得名。它不僅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也是農業產業化和特色農業重點開發品種。野生大鯢因良好的經濟、食用功能受到獵捕,導致數量減少,不過目前人工養殖數量可觀。得益于人工繁育技術的發展,大鯢成為人們餐桌上的“???rdquo;,養殖區的農戶也依靠養殖大鯢走上了致富道路。
大鯢肉質鮮嫩,含有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膠原蛋白、硒等成分,具有較高的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為進一步挖掘大鯢附加值,除了鮮食外,娃娃魚湯、娃娃魚片、魚丸等深加工菜品以及娃娃魚肽等保健食品也接連被開發出來。
陜西是我國人工養殖大鯢的主產區。據陜西省農業農村廳披露的數據顯示,目前,全省每年人工繁育大鯢幼苗1400萬尾以上,商品大鯢產量約9000噸,人工繁育大鯢苗種數量和商品大鯢產量約占全國總量的70%,大鯢人工養殖、加工技術全國領先,具備了加快全產業鏈發展的基礎。
大鯢養殖成為了陜西的名副其實的支柱性產業,成為促進農戶增收的重要途徑。為進一步推進大鯢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陜西省農業農村廳印發了《陜西省加快大鯢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
《實施意見》提出到2027年,年人工繁育大鯢苗種能力50萬尾以上省級原(良)種場發展到12家(含農民合作社、村集體經濟組織等新型經營主體),建設生產商品大鯢300噸以上國家級健康養殖和生態養殖示范區5個,建設加工、銷售大鯢現代綜合產業園區5個,推介打造3-5個大鯢精深加工知名企業品牌。全省年人工養殖大鯢產量達到1.5萬噸以上,加工能力達到1000噸以上,綜合效益達到60億元以上。
《實施意見》重點圍繞圍繞重構市場秩序,強化科技支撐,保障平臺建設,著力構建大鯢現代特色產業體系。《實施意見》提出了嚴格保護野生大鯢資源、加快繁育和養殖基地建設、提高規?;彤a業化水平、提升大鯢產品研發和加工能力、加快發展大力現代流通體系、實施大鯢品牌建設工程6項重點任務。其中,在提升大鯢產品研發和加工能力方面,《實施意見》要求加大大鯢美食、保健、醫藥產品研發支持力度,通過漁業發展項目鼓勵企業發展大鯢初加工、精深加工及其附屬產品開發。
此外,《實施意見》還指出了5項保障措施,要求加強組織領導、科學定制規劃、完善支持體系、加大技術服務、加強宣傳推介?!秾嵤┮庖姟返挠“l將對陜西大鯢產業發展起到重要的引導作用,推動產業可持續發展。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