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隆昌市圍繞建設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全力打造西部地區稻漁綜合種養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基本形成“東部木本油料、西部經濟作物、稻漁果復合種養貫穿南北”的特色農業格局,先后獲評國家級稻漁綜合種養示范區、四川省首批五星級現代農業園區、四川省鄉村振興先進市、四川省首批“隆昌稻田蝦”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等榮譽稱號,成功納入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名單,“隆昌稻田蝦”成功入選2021年第一批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
一、一流的產業布局。隆昌市是“川渝合作的橋頭堡”,是內江榮昌現代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的核心區,建立了稻漁產業聯盟,重點推進榮昌•隆昌40萬畝稻漁綜合種養綠色發展產業帶建設,連片建設高標準農田32萬余畝,先后建成以稻蝦為主的現代農業園區7個,其中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1個、省級現代農業園區1個,形成稻漁產業環線106公里,發展稻漁綜合種養17.3萬畝,其中標準化稻蝦種養8.8萬余畝。與西南大學等8所科研院所共建研發平臺,建成稻漁專家大院1個、科技小院12個,構建了小龍蝦育種體系。2022年,隆昌市優質水稻、水產品、稻田蝦年產量分別是14.6萬噸、3.9萬噸、1.06萬噸,稻漁總產值18.43億元,稻蝦產量位居全省第一。
二、強力的政策保障。隆昌市先后制定《隆昌市稻漁產業獎勵扶持辦法》《隆昌市內榮農高區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園東北帶產業扶持政策》,對標準化稻漁基地建設給予500-950元獎勵扶持;率先在全省開展稻漁產業農業保險試點,采取“農戶出資+財政補貼”方式,按照參保金額75%進行補貼。統籌推進“路網、水網、電網、氣網、地下管網、通訊網”六網建設,建成稻漁產業環線106公里,建成高標準農田37萬畝。園區內電網、天然氣、光纖寬帶實現全覆蓋。發展“大園區+小業主”模式,成立稻蝦聯合社,以行業大戶引領,吸納農戶、家庭農場等散戶,并輻射村集體經濟共同發展。目前全市實現2個龍頭企業、24個專合社、88個家庭農場、192個業主抱團發展。
三、完備的產業鏈條。為助推稻漁產業能級提升,隆昌市狠抓產業延鏈補鏈強鏈工作,成功走出了一條涵蓋種養、加工、銷售、漁旅的全產業鏈發展之路。一是以工促農。引進旺旺食品、萬林食品等農產品精深加工企業,建立農產品集中加工中心、初加工集中點7個,稻漁產品初加工率達95%、精深加工率達50%。二是以商富農。實施“區域公用品牌+特色品牌”戰略,培育隆昌稻蝦米、稻田蝦等特色農業品牌18個。通過訂單銷售、專供專營,建立“隆昌稻田蝦”專營店32家,累計實現銷售額8500萬元。三是以旅興農。建成普潤印壩漁村等省級示范農業主題公園5個、內江市級7個,全國稻蝦產業強鎮1個。連續三年舉辦隆昌小龍蝦美食文化旅游節、隆昌稻田蝦音樂美食節等活動,吸引游客10萬人次,實現鄉村旅游與休閑農業收入5億元以上。
四、優良的營商環境。在去年取得積極成效的基礎上,今年我們又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一號工程”,聚焦“提標補短、重點突破、滿意度提升”三大方面,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提升企業在生產要素、項目審批、融資需求、政務服務、訴求辦理等方面的獲得感,為企業創新創業營造一流環境。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