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嬰幼兒配方食品高質量發展會議在浙江省溫州市成功舉辦。作為第八屆中國特殊食品大會的重要組成之一,本次會議獲得了荷蘭皇家菲仕蘭、雀巢(中國)有限公司以及美贊臣營養品(中國)有限公司的支持。會議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研究員蔭士安主持。
原國家質檢總局副局長葛志榮出席現場并致辭,他指出,嬰幼兒配方食品質量安全關系嬰幼兒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關系中華民族的未來。近年來,我國嬰幼兒配方食品質量顯著提高,行業不斷規范發展,國產品牌市場份額逐年增加,消費者信心明顯提振。未來,要進一步增強消費者信心和滿意度,優化產品結構,提升產業布局、技術裝備、營銷模式,滿足國內外市場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
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副會長、東北農業大學食品學院院長姜毓君分享了嬰幼兒配方乳粉的原料與品質相關性研究,他指出,嬰幼兒配方乳粉的安全與品質關系到千家萬戶,因此也受到了業內外的廣泛關注。影響嬰幼兒配方乳粉安全與品質的因素有很多,從生產環節的原料選擇到存儲時的溫濕度、光照,再到運輸銷售環節,產品的品質、感觀都可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有必要仔細檢測,深入研究以最大程度地降低產品安全與品質方面的潛在風險。
荷蘭皇家菲仕蘭營養負責人劉艷基于實證分享了嬰幼兒腸道與免疫健康的關鍵營養探索,她認為嬰兒的蛋白消化功能未發育成熟,需要高質量易消化的蛋白質,幫助其消化功能和腸道的健康發展。不同奶牛品種所產奶中的酪蛋白礦化水平不同,而低酪蛋白礦化牛乳更易在胃內形成軟凝乳從而有易消化。嬰幼兒配方乳粉的加工環節和熱處理導致蛋白糖基化而影響蛋白質的消化,因此可以選擇低酪蛋白礦化的奶源,在加工環節,使用一次成粉,減少加工環節和熱處理程度,從而減少配方乳粉中的蛋白糖基化,保留更多未被閉鎖的賴氨酸。
雀巢(中國)有限公司科學事務經理李一婧博士分享了部分水解配方對中國幼兒成長與健康益處研究的前沿探索,她表示,在優先推薦母乳喂養的前提下,選擇合適的喂養方案對于預防和減輕嬰幼兒時期喂養相關的健康挑戰至關重要。當無法母乳喂養時,可考慮使用合適的配方奶喂養。為了預防過敏,可考慮使用具有臨床療效的部分水解蛋白配方。對于輕度的胃腸不適問題,已有證據表明部分水解蛋白配方可減少輕度胃腸不適的發生。
美贊臣中國營養健康創新研究院高級醫學事務經理梁嘉雯就早期營養干預對免疫和認知的近遠期獲益的全配方實證這一話題進行了分享,她表示對于早期營養干預的認知正在發生轉變,從關注疾病到關注健康,從關注高危人群到關注全人群,從關注兒童早期發展到關注人的遠期發展。研究發現早期營養對近遠期發展有著重要作用,通過科學實證檢驗的創新配方可以支持健康生活,提高整體水平,促進均衡發展。
IFF健康業務部門亞太區科學市場營銷負責人葉樹茂博士圍繞未來嬰幼兒營養創新潛能展開了分享,他指出在嬰幼兒營養的研發上,一方面要考慮配方奶粉整體的科學性,選擇有科學研究證據的原料;另外一方面要從場景出發,從消費者出發,傾聽市場需求,對兩種或多種科學性原料進行復配,形成概念和功能上的獨特性,最終實現產品的差異化。
澳優乳業(中國)有限公司生物醫學高級經理曾小玲闡釋了基于全鏈路評價體系構建的嬰幼兒配方食品研發實踐,她分享到,新國標對嬰配粉生產、研發能力、配方科學性等方面的要求更為明確。研究開發嬰兒產品時,比起研究成分創新,通過考察成分質量、配比協同和吸收效益,專注于研究如何為嬰兒提供“最大益處”更為重要。因此應以母乳為黃金標準,深挖嬰幼兒健康需求,對配方的安全和功能性進行全方位論證,并采用多元化的評價和論證方法。
科漢森(北京)貿易有限公司HMO事業部研發總監Katja Parschat博士就母乳低聚糖(HMOs)在科學助力嬰幼兒配方乳粉未來發展方面的積極作用進行了分享,她認為HMOs在結構多樣性和豐度方面十分獨特;HMOs擁有多種健康功效,可通過微生物菌群以及HMO自身直接發揮作用;經臨床驗證,使用含有5 HMO-mix的嬰幼兒配方乳粉能夠讓腸道微生物菌群更接近母乳喂養的嬰兒。
惠氏營養品(中國)有限公司醫學科學事務部負責人董杰博士分享了如何以科學實證驅動嬰配粉的創新應用,她分享到,隨著對母乳認識的加深,研究發現母乳中含有上百種生物活性成分。雖然這些成分在母乳中的含量并不多,但是它們有著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這些活性成分和宏量營養素不同,它們的主要作用不是提供營養或者能量,更多的是發揮功能性保護作用,但不可忽視也不可替代的是它們在配方粉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阿拉食品原料中國營養科學負責人尹婧分享了水解乳清蛋白是如何為特殊食品賦能的,她分享到,水解乳清蛋白有助于緩解牛奶過敏(CMA) 癥狀,同時提供對CMA嬰兒生長發育重要的營養;通過破壞表位,降低蛋白質過敏的可能性能夠減少特應性皮炎的發生率;此外還有助于減少嬰兒胃腸不適,降低喂養相關問題的風險。
淘天集團公共事務部總監賈婭玲分享了電商平臺食品行業消費趨勢報告,報告指出2022年我國母嬰電商用戶的規模達到3.05億人,2023年有望突破3.5億人。電商平臺母嬰食品消費呈現出了各細分品類加速分化,品牌認可度具有強認知、強黏性等特點。同時,傳統嬰配粉市場進入紅海,品牌集中度不斷提升;寶寶零食、兒童奶粉、嬰幼兒液態奶等細分品類高速增長,益生菌、維生素、蛋白質等漲幅超過30%,成為了該領域新的發力點。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研究員蔭士安對《學齡前兒童用調制乳粉》團標進行了解讀,他指出了團標的突出特點,包括首次明確兒童奶適用人群年齡段;對于原料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提出必需成分和可選擇成分的要求,設置科學穩定的含量水平,提升產品的整體營養質量;發揮標桿示范作用,能更好地推動指導行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教授毛學英分享了嬰幼兒配方乳粉品質提升策略與加工控制,她指出,母乳是嬰幼兒配方乳粉的黃金標準,要想提升產品品質,就必須深入研究母乳,解析母乳組分特征和變化規律,以明確嬰配乳粉與母乳之間的營養差異,從而進行有針對性的營養強化。同時還要探究營養組分的加工穩定性、合理選擇工藝技術以提高產品品質。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