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在廣東”,依托良田沃野與廣闊市場,廣東近年來聚焦農業優勢產業區,促進現代農業提質增效,已形成了門類齊全、產業鏈完整且質優的食品產業體系。2020年,廣東省發布《廣東省發展現代農業與食品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1-2025年)》,提到廣東要加快發展現代農業與食品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引導各地發揮區域優勢和特色產業優勢,力爭全省形成5個數百億級及10個千億級子集群,積極發展綜合種養、全程農業社會化服務、直供配送、定制食品、休閑農業等新產業新業態。
將現代農業與食品產業鏈條細細展開,可發現鏈上企業、個體工商戶緊扣國民經濟的一二三產業,與民生經濟關聯極為緊密。廣東稅務部門此前發布《稅收支持廣東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推出服務“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及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等六方面16條服務舉措,以“稅惠紅利”與“便民舉措”賦能強縣興鎮富村,以利企務實之功為“粵字號”發展增強“食”力,助力農業農村、食品產業邁向高質量水平。
數字賦農
政策加持助力農業跑上“智”賽道
走進廣東英九莊園綠色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英九莊園’)的連綿茶田,一群智能精靈正以它們的數字算法守護著茶田。近年來,英九莊園引入了數字化智能生產設備種植紅茶,植保無人機、LED殺蟲燈、生物信息對抗技術防治蟲害……件件高科技應用讓種植在丘陵地區的茶葉走上了平坦快速的“康莊大道”。
當前,英德紅茶機械化加工程度越來越高,數字化制茶技術也越來越成熟,2022年英德紅茶綜合產值已突破60億元大關,正勁步邁向“百億級產值”目標。從“一葉”到“一業”,稅費優惠的“真金白銀”不斷轉化成助推英德紅茶產業創新發展的強大引擎。
“智能化農業讓我們抵御自然風險的能力顯著提升,從而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這其中,支持研發創新的稅惠政策讓我們走現代農業的步伐更堅定。”英九莊園負責人易振華分享說,據悉,英九莊園2022年享受了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達228.4萬元。
將視角從茶田轉到農場,數字賦農的現代農業藍圖也清晰可見。在廣東綠楊農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綠楊農業)的雞舍內,1名管理人員就管理著雞舍內的10萬羽蛋雞。據介紹,這是綠楊農業的全程自動化養殖模式,農場內的200萬羽蛋雞采用綠色無公害養殖模式,從喂養、飲水、調溫,到集蛋、檢測、清糞,實現了全程規模化、自動化、規范化養殖。
數字化農場為綠楊農業釋放了更多的人力資源,但轉型過程中少不了大量的資金投入。“稅惠政策的‘兌現’很大程度上幫助我們解決了現金流的問題,我們把省下來的‘真金白銀’投入到企業生產線的升級改造當中,不斷推動自動化、智能化水平。”財務負責人文雪笑著說。據悉,綠楊農業享受鮮活肉蛋產品免征增值稅優惠,僅一項政策2022年就享受免稅銷售額近2.2億元,稅惠政策的落實為企業升級轉型注入了“資金活水”。
《行動計劃》提出現代農業和食品產業要強化科技支撐,推動數字農業提質增效工程,提升農業農村生產智能化水平。近年來,廣東省稅務部門同樣在推進智能化辦稅服務系統,深化網格狀便民辦稅繳費服務點建設。“現在辦理租賃發票代開業務只要到就近的稅費服務驛站,足不出村就可以辦理稅費事項,少走路了,自然就有更多精力投入到新農村建設。”中山市五桂南村民宿老板區惠燕說。據悉,桂南村積極探索“全域旅游+鄉村振興”民宿游發展模式,村民將閑置房產統一租賃和美化,改造成民宿發展鄉村旅游業。為推進數字賦能新農村建設,中山市稅務部門進一步拓寬村稅費服務驛站業務范圍,將房屋租賃發票代開業務納入服務清單,打通村民開具房屋租賃發票“最后一公里”,讓村民少走路,數據“跑”網路。利用省內2.2萬個網點、2.54萬個“粵智助”自助機,廣東稅務打造了“鄉村版”稅費服務新模式,智慧稅務正以澎湃之力助推農企“蝶變”,加速跑上“智”賽道。
研發添力
食品加工補鏈強鏈創響“粵”字號
廣東是食品消費大省,也是食品工業生產大省。數據顯示,2022年廣東省食品工業規模以上企業工業增加值2190.34億元,營業收入8994.7億元,占全國規上食品工業營收的8.1%,位列全國第二。廣東“食”企正奮力推動食品加工科技化、精細化水平,構建食品生產全鏈條,以研發助推現代農業與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
廣東有“無雞不成宴”一說,這雞中的上品則少不了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清遠雞”。作為清遠雞產業的國家級龍頭企業,廣東天農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農食品’)打造了清遠雞一體化的發展體系,從良種到美食,天農食品已建成集良種繁育、飼料生產、養殖管理、食品加工、冷鏈物流、品牌管理、產品銷售、電子商務于一體的全產業鏈發展布局。
天農食品在各生產環節深耕創新做好企業口碑,是如今廣東食品產業企業的一個縮影。投入研發創新、提升精細化水平意味著大量的資金投入,國家支持研發創新的稅惠政策為企業及時輸送了“資金活水”。“國家出臺的各項利好政策,讓農業企業發展奔頭更大了。今年以來,我們享受了研發費用加計扣除近300萬元,實打實為天農麻雞的研發創新加猛了火力!”天農食品市場總監吳雄偉說。
從硬菜到主食,一碗樸素的米粉也藏有食品級“科技”,廣東霸王花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霸王花食品’)生產的“霸王花牌”河源米粉是廣東省食品行業第一個受到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的產品。作為高新技術企業,企業已獲得近70項專利。
2023年,霸王花食品動工建設8條智能米線生產線,將成為集產品研發、生產銷售、辦公倉儲、工業觀光于一體的新型現代化生產企業,打造出一、二、三產業融合的全產業鏈。與此同時,霸王花食品不斷推動米粉核心制作工藝的改革創新,研發出食品級的物理殺菌、真空包裝等食品包裝生產技術。從米到粉,再到速食產品,企業形成了“多點開花”的生產創新格局。
為助推食品加工企業創新升級,河源東源縣稅務局主動為霸王花食品開展一系列“個性化”、“套餐式”服務,輔導企業享受高新技術企業優惠和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國家支持研發創新的稅費紅利‘分量十足’,2022年公司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減免稅款約70萬元。讓我們公司更有信心推動綠色健康食品發展,更具實力升級布局新產品線。”霸王花食品的董事長朱日揚說。
補鏈強鏈,廣東食品工業企業以研發創新作為抓手,積極踏步向上下游的一、三產業做產業延伸。為更好發揮食品加工企業創新主體作用,廣東省稅務局制作發布食品制造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稅收優惠政策指引,旨在為食品制造業充分享受稅惠政策提供便利,營造企業創新環境、激發市場活力。
服務搭臺
食品服務業迎來新“風口”
在潮州“無窮官方旗艦店”直播間里,主播們熱情地介紹著無窮鹽焗產品,2022年無窮食品有限公司的線上出貨量突破2.18億元,同比增長50.70%。無窮鹽焗食品在線上零售的新賽道上加速走進千家萬戶,“粵字品牌”也隨電商經濟的迅猛發展在更大市場上越創越響。通過電子商務,食品企業可以直接與消費者對接,快速獲取消費者需求。同時,消費者通過平臺獲取優質產品,雙向促進推動食品服務業快速“上菜”。
與此同時,稅惠政策的直達快享機制也讓食品企業快速獲取稅惠“紅利”。潮州稅務部門立足稅收職能,按照“第一時間+應享盡享”原則,由專門團隊按需定制優化涉稅服務,把政策紅利轉化為企業發展的功力,依法給予企業最大限度的稅務支持,不斷夯實企業根基。“有優質的服務搭臺,我們第一時間享受到了稅惠政策帶來的紅利。2022年至今,無窮食品有限公司享受企業所得稅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的政策紅利超30萬元。”公司電商負責人譚嘉明介紹道。
近年來,一份快速可食的預制菜成了當前許多年輕人的選擇。2022年,廣東省出臺《加快推進廣東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十條措施》,預制菜成為食品服務業的新“風口”。在臺山市共榮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共榮食品)鰻魚加工生產車間,隨著100多米烤鰻生產線的傳動,一條條色香味俱全的烤鰻“新鮮出爐”,整個廠區香飄四溢。這些預制菜產品經速凍包裝,冷鏈儲存運輸,95%以上出口至日本、香港,“游”上食客們的餐桌。
“我們調研了解主要出口地區的飲食文化和餐飲習慣,投入研發預制菜品,同時購置專業加工設備建設工藝生產鏈,保障品質把控同時提高生產效率。”共榮食品研發部負責人宋學明表示,預制菜研發是一項系統工程,原料選材、加工工藝、風味調試,每一項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企業每年在全產業鏈上下游環節的科研經費投入約500萬元。
持續的研發經費投入為共榮食品出海“搶”市場提供了強勁助力,2021年至今,企業的出口銷售額已超3.1億元。企業破浪前行的過程中,稅務服務也在持續賦能。江門稅務部門聚焦減輕企業負擔,組建稅務團隊主動靠前開展政策輔導等個性化服務,同時對共榮食品這樣有出口業務的企業,江門稅務部門使出無紙化申報、提速審批、容缺辦理等“組合拳”,納稅人全程“跑網路”即可申請辦理備案、證明開具和申報等事項,為經營主體拓展海外市場提供資金助力。“稅務部門的精細服務,讓我們快速享受到了‘紅利大餐’,我們得以放心大膽搞生產,不斷提升菜品質量。”共榮食品財務負責人秦宏國說。
實施“百千萬工程”,農業產業要實現高質量發展,繞不開農產品深加工,預制菜正是其中的重要抓手。廣東稅務部門以開展“便民辦稅春風行動”為契機,緊盯菜品研發、農產供給、精細加工、物流銷售等環節的涉稅需求,各項稅費服務持續發力,為推進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廣東省稅務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廣東稅務將持續對接“百千萬”工程,發揮稅收職能作用,大力支持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業龍頭企業等實體壯大,助力現代農業與食品產業煥發出更強“食”力。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