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國家“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近年來,隨著創新驅動、健康中國、鄉村振興等系列國家戰略以及《綠色食品產業“十四五”發展規劃綱要》、《關于培育傳統優勢食品產區和地方特色食品產業的指導意見》等指導性政策陸續實施,圍繞滿足人民美好生活和消費升級的需要,我國食品工業企業質量安全意識不斷強化,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加工關鍵技術與裝備制造水平顯著提升,物流損耗和能耗逐步降低,食品產業鏈質量安全檢測、追溯技術取得新的突破,營養干預等健康食品科技保障體系逐漸完善,食品供給質量和效率明顯提高。食品工業科技創新步入新的發展階段。
作為我國食品領域的科技盛會,11月30日,由中國食品工業協會主辦的 2023“全國食品工業科技進步工作會議暨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科學技術頒獎大會”于南京國際博覽會議中心隆重舉辦。
本屆全國食品工業科技進步會議邀請政府有關部門領導、院士、專家、學者、企業家、協會、媒體等共聚一堂,以“科技引領發展,共創食業強國”為主題,圍繞特殊食品、益生菌食品、植物蛋白食品等前沿熱點話題進行交流和探討,開拓科技創新思路、碰撞智慧火花,并隆重頒發2023“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表彰過去一年在食品科技創新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與個人。
蒞臨本屆科技進步會議的有: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沈篪,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馬勇,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省農科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單楊,中國農村技術開發中心主任鄧小明,國家衛健委食品安全標準與監測評估司評估處處長陳波,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副會長蔡永峰,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副所長劉愛東、工信部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數據管理與應用研究所所長陳杰浩,中國肉類食品綜合研究中心、北京食品科學研究院首席科學家王守偉,國家特殊食品研究中心主任羅云波,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國微生物學會微生物專委會主任委員劉宏偉,植物蛋白與谷物加工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主任郭順堂,中關村科技園區平谷園管委會主任張子布,華糖云商營銷傳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杜建明,食業頭條CEO梁劍以及來自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食品工業協會領導和食品行業各龍頭骨干企業、科院院所、高等院校等單位代表共計300多人。
首先,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沈篪致歡迎辭,他表示,當前我國的食品工業正在加速邁進從大到強的發展階段,科技創新凸顯出越來越重要的領創作用,科技創新是食品工業持續發展的重要動力,也是行業高質量發展和中國式食品工業現代化的關鍵抓手,全國多個重要省份相繼制定了食品產業發展規劃,并將科技創新作為高質量發展引擎,無論疫后復蘇還是現代化建設,食品科技都正在承擔著更大的使命和擔當。
國家衛健委食品安全標準與監測評估司評估處處長陳波就《“三新食品”管理》作報告。他指出“三新食品”是貫徹落實“大食物觀”的重要舉措,報告立足新食品原料,對其申報、管理等進行延伸分享,并精確解讀新食品原料、食藥物質和地方特色食品等相關概念、法律法規、存在問題等內容。
中國農村技術開發中心主任鄧小明結合時事,做了題為《食品科技助力農業強國建設》報告,從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數字技術和先進制造等新領域、新賽道、新動能等出發,深入分析食品企業、行業科技創新方向,希望廣大食品企業,以優化產品結構,滿足市場消費為重心,多做工作。
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省農科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單楊從飲食與健康的角度出發,解讀大食物觀背景下多元化飲食需求對人體健康的密切影響,從而探索大食品產業發展新機遇。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馬勇以《食品工業科技創新》為題,就2023年食品工業運行情況、食品工業科技創新發展狀況、本屆協會科學技術獎申報及獎勵情況以及未來食品科技發展方向進行了介紹。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副所長劉愛東研究員以《國民營養與健康食品產業發展》為主題發表演講,從國民營養健康現狀、營養政策與需求以及營養健康食品產業發展三個層面闡述,通過專業數據和國家標準等進行深入解讀,并提出產業發展的新需求和新思考。
中國肉類食品綜合研究中心、北京食品科學研究院首席科學家王守偉,帶來了《替代蛋白食品研究進展及發展趨勢》的主題報告,現場分享細胞培養肉和微生物蛋白兩種替代蛋白的加工方式和發展情況,并指出兩種方式都是科技交叉融合創新的結果,未來替代蛋白的創新一定是基于交叉融合創新。
工信部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數據管理與應用研究所所長陳杰浩發表了題為《數字化賦能食品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演講。陳所長從高質量發展工作背景,高質量發展和數字化轉型的關系,高質量發展路線圖與實踐案例,數字化賦能食品工業高質量發展行動四個方面闡述了食品工業的數字化進程。
中關村科技園區平谷園管委會主任張子布做了《深化科技創新,扎實推進農業中關村現代食品營養谷建設》報告。張主任指出食品產業園區對食品企業集聚具有重要載體作用,以農業中關村現代食品營養谷為例,介紹產業園區的資源集聚、企業孵化、技術轉化、示范帶動等多重功能。
國家特殊食品研究中心主任羅云波教授以《新食品原料助力功能食品發展》發表主題演講。羅教授指出,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注重飲食中的功效及營養,“功能性食品”熱度高漲,獲得消費者的極大關注。在此背景下,羅教授從藻類的開發利用、微生物蛋白、細胞工廠、合成生物學四個方向解讀新食品原料的研發和創新案例,并預測新食品原料的未來發展方向。
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國微生物學會微生物專委會主任委員劉宏偉做《擁抱腸道微生物組學基礎研究最新成果與加速益生菌PLUS產業轉型發展》的報告。他指出,隨著國民的營養健康需求更加多樣化、個性化,益生菌產品已成為食品產業健康轉型的先行軍與探索者,逐漸受到不同年齡段消費者關注。
植物蛋白與谷物加工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主任郭順堂為會議代表帶來了《植物蛋白食品發展與創新》的主題演講。他表示近年來,隨著“植物蛋白基食品”發展熱潮的不斷興起,植物蛋白資源的高效利用成為全球食品行業關注的焦點。目前植物蛋白應用領域,已經在肉制品、飲料制品、冷凍食品等品類取得重大進展。
益海嘉里食品工業事業部執行總監陳棟作《科技創新驅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經驗分享。他表示,科技創新是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因素,科技創新是企業服務社會的不竭動力,益海嘉里作為中國糧油行業的龍頭企業,始終堅持以創新為發展理念,致力促進前沿技術在中國的科技轉化,幫助益海嘉里集團帶動中國從“糧油消費大國”轉變為“糧油強國”。
恒天然 Advanced Nutrition中國區技術經理郁芊為現場觀眾帶來《無米難為炊:高品質乳原料助力產品開發與性能提升》的主題交流,她表示,作為新西蘭乳業巨頭恒天然集團旗下的全球乳品原料及解決方案品牌NZMP,將在大食品行業各細分領域助力食品企業新發展。
當前,科技已成為食品工業發展的助推器和強大支撐力,科技進步大會作為我國食品領域的科技盛會,是食品科技界與產業界共同探索新課題和新發現的重要基地,是開拓科技創新思路、碰撞智慧火花的關鍵平臺,承載著推動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使命與責任。同時,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新技術在食品領域的應用將不斷涌現。如何利用食品科技賦能未來食品發展,提升競爭力,成為食品產業界與科技界需共同應對的話題。
在本次大會現場,臨沂金鑼文瑞食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立峰、上海東錦食品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榮耀中、貴州茅臺鎮國威酒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梁明鋒、豪士(福建)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葉躍輝、上海貴酒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陳琪展開高峰對話,分享他們在企業創新領域的成果和進步,探尋發展新思路。
為進一步弘揚創新精神,大會對榮獲2023“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項目和個人進行獎勵,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徐堅宣讀了獎勵決定。本屆科技進步工作會議得到了華糖云商營銷傳播股份有限公司支持和協助。
榮獲2023“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的獲獎代表依次登臺領取獎牌和證書。
食品工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中重要的支柱型產業,具有“一業興,多業旺”的核心產業拉動作用。在過去的一年中,正是由于廣大食品企業、院所、高校和科技工作者積極探索、勇于實踐、不斷創新,為食品行業科技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激發了新的動能、創造了新的價值,持續推動我國食品工業科技的進步和發展。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