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宜賓市竹產業協會發布關于《清水鎖鮮筍加工技術規程》團體標準征求意見的通知,面向全協會會員征求意見,時間截至2024年07月31日前。
目前,國家并沒有清水鎖鮮筍加工技術相關的標準,因此,為便于清水鎖鮮筍加工的質量把控,亟需制定《清水鎖鮮筍加工技術規程》團體標準。為了規范清水鎖鮮筍加工技術,宜賓林竹產業研究院向宜賓市竹產業協會提交了《清水鎖鮮筍加工技術規程》團體標準的制訂申請。《清水鎖鮮筍加工技術規程》標準的編制實施將進一步規范我國清水鎖鮮筍加工技術,完善清水鎖鮮筍加工技術規程相關標準體系。
2024年6月4日,宜賓市竹產業協會發布了《清水鎖鮮筍加工技術規程》團體標準立項通知,正式立項。為響應市場需求,需要制定完善的清水鎖鮮筍加工技術規程,對清水鎖鮮筍加工技術進行管理,滿足市場質量提升需要。
據介紹,我國鮮筍年產量近1000萬噸,其中約60%加工成各種竹筍產品進入市場。竹筍以其低脂、低糖、高膳食纖維的特質,以及豐富的氨基酸、核苷、多糖類物質,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調節血脂等作用,市場需求持續增長。受限于技術和管理,目前竹筍產品標準欠缺問題仍舊突出,產品中有害污染物超標現象時有發生,嚴重影響了竹筍加工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和消費者身心健康。竹筍分生組織非常活躍,采收后6小時,質地開始變老;24小時后,木質化程度可達60%,可溶性糖、蛋白質、維生素等含量降低,粗纖維素含量增加;48小時后,商品價值大幅降低。因此,采后保鮮與加工利用對保持竹筍品質至關重要。
加工利用的必要性:竹筍的出筍期約30~50天,采收期集中。通過加工利用,可以延長竹筍的保質期,豐富竹筍產品形式,滿足市場多樣化需求。通過制定《清水鎖鮮筍加工技術規程》團體標準,可以明確清水鎖鮮筍的加工流程、技術要求和質量控制標準,確保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推動竹筍加工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升級。同時,標準的引領和推動可以促進竹筍產業的規范化、規模化和品牌化發展。
隨著消費者對食品品質和安全性的要求越來越高,符合標準的清水鎖鮮筍產品將更具市場競爭力。目前竹筍產品標準欠缺問題仍舊突出,產品中有害污染物超標現象時有發生,嚴重影響了竹筍加工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和消費者身心健康。制定《清水鎖鮮筍加工技術規程》團體標準可以有效解決這些問題,同時標準的制定還可以提升整個產業的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清水鎖鮮筍加工技術規程》擬定于2024年8月發布標準并實施。宜賓市竹產業協會、宜賓林竹產業研究院、浙江農林大學、宜賓浙川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宜賓有正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屏山縣碧生元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長寧縣金豆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四川豐泰吾廚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單位的專家成立了規范起草小組,開展標準的編制工作。
請查看標準的征求意見材料,并于2024年07月31日前將標準征求意見以電子郵件方式發送至宜賓市竹產業協會秘書處。
聯系人:楊潔鈺電話:18140324548
郵箱:529712061 qq.com
附件2征求意見匯總表——清水鎖鮮筍加工技術規程.docx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