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少妇人妻av一区二区,免费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女优无码导航,久久AV无码黄片

資訊中心

搜索右側

今日熱點

更多+

推薦專題

更多+

推薦展會

更多+

企業直播

更多+

《舟山市“一條魚”全產業鏈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24 年版)》印發

2024-12-12 11:01:03 來源:舟山市人民政府 閱讀量:10345

  各縣(區、功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分局),市級相關單位: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聚焦聚力市委“985”行動,加快推進新時期舟山漁業高質量發展,充分發揮標準的引領和支撐作用,我局組織編制了《舟山市“一條魚”全產業鏈標準體系建設指南 (2024年版)》,現予以發布,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舟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2024年9月14日
 
  舟山市“一條魚”全產業鏈標準體系
 
  建設指南(2024版)
 
  為貫徹落實《中共浙江省委 浙江省人民政府關于貫徹落實<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的實施意見》《中共舟山市委 舟山市人民政府關于推進標準強市建設的實施意見》《舟山市現代海洋城市建設“985”行動實施方案(2023-2027年)》等文件精神,深入實施標準化戰略,加快“一條魚”全產業鏈建設,全面提升舟山漁業發展水平和競爭能力,特制定本指南。
 
  一、現實基礎
 
  舟山是中國最大的漁業生產、加工、銷售基地,素有“東海魚倉”“中國漁都”之美稱。2020年,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千億級現代海洋漁業產業集群”工作目標,經過幾年的深耕發展,2023年,“一條魚”全產業鏈規模以上產值超過1000億元。
 
  新時期舟山漁業高質量發展對現有的產業鏈標準體系提出新的需求。漁業標準化旨在通過制定和實施一系列標準化的管理、技術和服務規范,以提升漁業生產效率、保障水產品質量安全。截至2023年,舟山共牽頭制定漁業相關國家標準7項,行業標準16項,浙江省地方標準37項。目前現行的標準在捕撈裝備技術、綠色生態養殖、增殖放流、設施化智能化養殖、遠海養殖和水產品精深加工等領域還有待進一步完善,不足以有效支撐舟山漁業的綠色高效轉型和蓬勃發展。
 
  因此,開展“一條魚”全產業鏈標準體系建設,對進一步全面提升舟山漁業發展水平和競爭能力,助推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通過摸清舟山現代漁業全產業鏈各領域標準現狀,為舟山填補標準空白、修訂滯后標準,及申報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提供方向和支撐,著力構建適用于舟山且較為完善的漁業標準體系。進一步強化標準體系對現代漁業高質量發展的牽引和支持作用,同時促進企業和科研機構將技術創新成果轉化為標準,提高舟山在海洋漁業領域的話語權。
 
  二、總體思路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和14次考察舟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市委“985”行動部署要求,緊扣“一條魚”全產業鏈攻堅行動方案,著力優化一產、深化二產、強化三產,推進“一條魚”全產業鏈融合發展。以構建完善“一條魚”全產業鏈標準體系為具體內容,推動舟山現代海洋漁業產業集群規范化、標準化發展,為高水平建設現代海洋城市作出新的貢獻。
 
  (二)基本原則
 
  ——堅持全鏈規劃。按照“創新驅動、全鏈融合”發展理念,加強“一條魚”全產業鏈標準體系的架構設計,明確標準研制的重點領域和方向,加強標準體系建設對我市“一條魚”全產業鏈融合發展的服務能力和引導作用。
 
  ——堅持需求牽引。立足舟山漁業現實基礎,緊跟現代海洋漁業發展趨勢,突出市場需求對標準體系建設的方向指引;突出標準體系建設與“一條魚”全產業鏈發展形勢的協同作用,健全相關核心技術、專利與標準的協同推進機制,積極推動產業延鏈補鏈。
 
  ——堅持對標先進。深化“漁業+”,加強科技引領,聚合產業優勢,對標國際、國內同行業先進水平,持續提升“一條魚”全產業鏈標準體系,提升我市在現代海洋產業領域的標準話語權。
 
  (三)建設目標
 
  圍繞打造“2+4+3+1”漁業全產業融合發展體系工作目標,即:穩步發展海洋捕撈、海水養殖兩大基礎產業,加快發展精深加工、現代商貿、漁旅休閑、海洋生物醫藥四大延伸產業,提升發展冷鏈物流、高端裝備、高技術服務三大支撐產業,以及培育發展一批新興融合業態。著力構建“一條魚”全產業鏈融合發展的標準體系,到2027年底:
 
  ——標準創新體系進一步完善。在優勢細分領域發力,強化技術突破,逐步建立和完善漁業行業標準體系。重點關注漁業資源環境、海水養殖、水產及水產加工品、水產運輸、以及相關基礎標準和質量安全標準等方面的標準研制和推廣工作。
 
  ——標準話語權進一步提升。加快捕撈裝備技術、綠色生態養殖、增殖放流、設施化智能化養殖、遠海養殖和水產品精深加工等領域各類標準建設,主導或參與國際標準1項,牽頭制定國家標準、行業標準5項以上,地方標準10項以上;參與國家標準、行業標準5項以上;培育“浙江標準”“品字標浙江制造”標準2項以上。
 
  ——標準示范效應進一步釋放。承擔國家級、省級、市級標準化試點示范項目2個以上。培育一批水產養殖、水產加工、水產捕撈等領域掌握標準話語權的企業,樹立2家以上企業領跑者,新增國際先進標準對標達標企業10家以上,新增自我聲明公開企業標20項以上。爭取承擔全國、浙江省、舟山市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分技術委員會)秘書處1家以上。將標準在行業、地區內推廣應用,發揮標準化試點示范的引領、輻射和帶動效應,增強行業競爭力、提升社會經濟效益。
 
  三、建設內容
 
  (一)標準體系結構
 
  舟山市“一條魚”全產業鏈標準體系主要依據浙江省水產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制定的漁業標準體系框架,并結合我市相關產業實際進行調整,包括上游產業、中游產業、下游產業及通用標準四個分體系。上游產業包括海洋捕撈、海水養殖、漁機器械三個子體系,中游產業包括漁業加工一個子體系,下游產業包括運輸流通、漁旅休閑二個子體系,通用標準包括通用基礎、質量管理兩個子體系。總結構圖見圖1。
 

 

  圖1
 
  (二)具體內容
 
  1.“一條魚”上游產業分體系
 
  舟山“一條魚”上游產業標準主要包括海洋捕撈、海水養殖、漁機器械三個子體系。海洋捕撈、海水養殖兩個產業為整個“一條魚”產業提供了豐富的資源,漁機器械配套上述兩個產業,是整個產業鏈發展的基礎。
 
  1.1海洋捕撈
 
  海洋捕撈主要針對漁業資源捕撈和環境等要求進行規范,是舟山漁業全產業鏈的前端,包括漁業資源、漁業環境二個子體系。該領域目前共有52項標準,基本覆蓋海洋漁業資源及漁業水質所涉及的標準領域。
 
  (1)漁業資源。該領域主要包括海洋監測規范、海洋漁業資源調查、島礁水域生物資源調查、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技術、海洋生物增殖放流技術、養殖漁情信息采集、重要海洋漁業資源可捕規格及幼魚比例、海洋漁業船舶系泊、航行及捕撈試驗通則、海洋捕撈漁獲信息采集的相關標準。現有標準28項,其中國家標準2項、行業標準14項、地方標準11項、團體標準1項。該領域現有標準主要集中在漁業資源捕撈、漁船捕撈、漁業資源調查和增殖放流方面,在資源損失評估和評估技術方面的標準還是空白。為了推進近海漁業資源養護,通過加大海洋生物增殖放流力度,保護重要水產種質資源和珍稀瀕危海洋生物,實現海洋漁業資源的生態修復,因此應爭取在資源損失評估和評估技術領域建設相關標準,輔助評價漁業資源生態修復的效果。
 
  (2)漁業環境。該領域主要包括漁業水質、漁業生態環境、海洋工程環境、漁業污染事故、環境影響評價技術、人工魚礁建設、海水養殖水排放等相關標準。現有標準23項,其中國家標準4項、行業標準19項。目前,漁業環境標準相對比較健全。

海洋捕撈標準建設重點

該領域未來三年重點研制標準方向:

制定曼氏無針烏賊繁育、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技術規范 雙殼貝類相關標準。舟山在種苗培育及增殖放流有較好的發展基礎,貽貝作為特色產業,建設上述標準有利于促進舟山在曼氏無針烏賊繁育技術、雙殼貝類增殖放流技術規范等產業領域形成龍頭趨勢,有助于漁業可持續發展。具體包括:制定曼氏無針烏賊繁育技術規范、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技術規范 雙殼貝類。

 
  1.2 海水養殖
 
  海水養殖標準主要針對種質管理、養殖技術規范和養殖投入品技術要求、細菌和病毒等疾病的診斷規程和檢驗檢疫等要求進行規范,包括種質管理、養殖管理、養殖投入品和水生動物防疫四個子體系,是舟山漁業全產業鏈的重要內容之一。該領域目前共有134項標準,涉及的水產品種類繁多,標準體系已基本建立,基本覆蓋舟山常見海水養殖品種和養殖投入品。
 
  (1)種質管理。該領域主要包括舟山常見或大宗養殖水產品種的良種選育、人工繁育等相關標準。具體規定了育苗的術語和定義、育苗場環境條件、主要設施、苗種培育、受精卵孵化、幼體培育、苗種質量等。現有標準51項,其中國家標準13項、行業標準33項、地方標準4項,團體標準1項。該領域基本覆蓋了大黃魚、對蝦、貽貝、紫菜等舟山常見水產品種苗種的繁育和生產技術規范等方面的標準。目前舟山正在大力發展岱衢族大黃魚的深水養殖,持續開展曼氏無針烏賊的增殖放流。苗種是水產養殖的“芯片”,因此有必要增加曼氏無針烏賊和岱衢族大黃魚的相關種質標準。
 
  (2)養殖管理。該領域主要包括舟山主要水產品種的養殖技術規范和要求。現有標準21項,其中國家標準4項、行業標準7項、地方標準8項,團體標準2項。該領域主要集中在單個水產養殖品種的養殖技術,對于不同品種混養方面的標準還較少。此外,舟山目前正在以綠色、智能、高效的現代水產養殖為目標,將水產養殖從近海沿岸向深遠海擴展,大力發展深遠海水養殖、島內內灣棲息地養殖,探索發展深遠海智能化養殖,建設應用新型養殖設備和生態養殖技術,因此涉及到的相關標準也亟需補充。
 
  (3)養殖投入品。該領域主要包括舟山主要水產品種的配合飼料、漁藥等養殖投入品相關標準。現有標準11項,其中國家標準3項、行業標準8項。目前該領域基本覆蓋了水產養殖投入品方面的標準。
 
  (4)水生動物防疫。該領域主要包括舟山主要水產品種的細菌、病毒等疾病的診斷規程、檢驗檢疫技術規范要求。現有標準51項,其中國家標準15項、行業標準36項。目前該領域基本覆蓋了水生動物防疫方面的標準。


海水養殖標準建設重點

該領域未來三年重點研制標準方向:

1.補充完善常見水產品種養殖技術規范相關標準。具體包括:曼氏無針烏賊 親體和苗種、岱衢族大黃魚種質標準。

2.舟山水產養殖目前的重點方向包括水產養殖數字化、智能化、綠色低碳、深遠海養殖、海洋牧場等,因此補充完善舟山常見養殖品種相關領域的標準對于深遠海工程化養殖技術升級、裝備升級和產業升級具有重要的指導和規范作用,可助推舟山市發展深遠海養殖,走向深藍。具體包括:貽貝養殖海域碳匯核算方法、帝王蟹工廠化暫養技術規范、南美白對蝦節能減碳養殖管理技術規范、嵊泗海洋牧場   貝類管理技術規范、大黃魚深水網箱養殖技術規范。

 
  1.3漁機器械
 
  主要包括漁業生產專用的工具、水產品加工機械等相關的標準,包含漁具及材料類和漁業器械儀器類二個子體系。漁機器械保障漁業安全生產同時,體現漁業現代化水平。目前該領域現有標準174項,覆蓋范圍廣,標準體系較為全面。
 
  (1)漁具及材料類。
 
  該領域主要對漁業生產使用的漁具及相關材料進行規定,包括漁具材料命名與標記、漁網的規格、繩索的性能、網箱通用技術要求和漁具的制作等相關標準。現有標準97項,其中國家標準22項、行業標準70項、地方標準5項。目前,漁具及材料類標準相對比較健全。
 
  (2)漁業器械儀器類。該領域標準主要對漁業生產專用的各種機械設備和儀器要求進行規定,包括捕撈、養殖、加工和漁業輔助機械和儀器等類別。現有標準77項,其中國家標準4項、行業標準72項、地方標準1項。目前該領域基本覆蓋了各種漁業器械儀器方面的標準。
 
  2.“一條魚”中游產業分體系
 
  舟山“一條魚”的中游產業標準主要包括漁業加工一個子體系,是舟山漁業全產業鏈中最為重要的內容之一。
 
  2.1漁業加工
 
  漁業加工類標準主要針對魚、蝦、蟹、貝、藻和頭足類海水產品的產品標準和加工技術標準,包括初級水產品、加工水產品、海洋生物醫藥、加工技術四個子體系。2023年漁業加工行業產值突破130億元,同比增長14.5%。該領域目前共有104項標準,標準體系已基本建立,基本覆蓋舟山主要海水產品及加工品。
 
  (1)初級水產品。該領域主要包括舟山捕撈、生產的大黃魚、鯧魚、帶魚、烏賊、海鰻、金槍魚、扇貝等鮮活凍海產品標準以及冷凍加工過程標準。現有標準25項,其中國家標準4項、行業標準19項、團體標準2項。目前該領域標準主要集中在傳統鮮凍水產品的產品分類、要求、試驗方法,缺乏遠洋優勢水產品相關標準。隨著我市捕撈結構不斷優化,遠洋捕撈業快速發展,舟山遠洋漁業產業優勢明顯。依托舟山國家遠洋漁業基地、大洋世家優品產業園、中水漁業金槍魚研發中心等重點項目建設,積極開展標準修制定工作,爭取在魷魚、金槍魚等遠洋水產品方面獲得標準話語權。
 
  (2)加工水產品。水產品加工可分為初級加工和精深加工。現有標準51項,其中國家標準12項、行業標準39項、團體標準1項。初級加工領域主要對捕撈后魚、蝦、蟹、貝、藻和頭足類的可食用部分進行初級加工制成腌制品、干制品等產品品質進行規范。精深加工領域主要對捕獲后的水產原料進行進一步精加工、深加工的產品進行規定。
 
  舟山的水產品加工產值較大,但精深加工比例僅占60%以上,這一比例在漁業產業鏈延伸與價值鏈提升中顯得相對不足。與發達國家相比,精加工水平仍有較大提升空間。當前,舟山精深加工產品標準體系尚不完善,尤其缺乏具有地方特色的精深加工產品標準。為推動水產品精深加工產業的進一步發展,舟山正積極推進水產品向精深加工方向轉型,浙江興業集團、中國水產舟山海洋漁業有限公司等一批龍頭企業已完成多條全流程自動化解決方案和關鍵裝備建設,加工能力大幅提升,并已建立完成舟山市水產品精深加工全流程自動化改造提升公共服務平臺。然而,要實現水產品精深加工產業的健康、有序發展,仍需進一步完善漁業加工方向的標準體系,以促進舟山水產品精深加工產業的特色化發展,并為產業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3)海洋生物醫藥標準。該領域主要包含從海洋生物中提取和開發具有醫療和保健價值的生物活性化合物的技術。現有標準9項,其中國家標準1項、行業標準8項。與《“十四五”全國漁業發展規劃》中提出的鼓勵生物工程等技術集成應用,發展生物制藥、功能食品和生物化工等精深加工的目標相比,舟山在海洋生物醫藥領域的發展尚處于初期。為加快海洋生物醫藥研發和產業發展基地建設,舟山正加強海洋活性物質開發,加大天然魚油、海洋肽等保健(醫藥)類物質的研究力度,包括金槍魚加工副產物系列健康食品的高值開發及工程化示范項目,新諾佳深海魚油項目等。隨著這些項目的推進和產業的發展,需要進一步完善海洋生物醫藥方向的標準。
 
  (4)加工技術。該領域主要對漁業加工過程的技術要求進行相關規定。現有標準19項,其中國家標準3項、行業標準11項、地方標準4項、團體標準1項。舟山作為我國海洋漁業的重要基地,其水產品加工業在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指導下,已建立起相對完善的加工技術標準體系,基本涵蓋了從原料采集、加工流程到產品質量的各個環節,但主要集中在傳統水產品加工領域。隨著海洋漁業資源的不斷開發和市場需求的日益增長,傳統的加工方式已逐漸顯露出其局限性。特別是在精深加工和海洋生物醫藥方面,舟山現有的加工技術標準體系尚存在明顯不足。精深加工作為提升水產品附加值、滿足市場多元化需求的重要途徑,目前缺乏相應的技術標準和規范指導,限制了舟山漁業加工行業的轉型升級。為推動舟山漁業加工業的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亟需加強精深加工和生物醫藥加工技術方面的標準制定工作。

漁業加工類標準建設重點

該領域未來三年重點研制標準方向:

1.制修訂魷魚等遠洋水產品相關標準,鞏固舟山在遠洋漁業的優勢,助力遠洋漁業高質量發展。爭取主導或參與國際標準,提升遠洋話語權。具體包括:凍魷魚片、凍裹粉魷魚制品。

2.完善舟山企業優勢加工產品及加工技術標準,提升生產企業標準化水平;進一步推動精深加工產品標準制定,助力企業向海洋生物醫藥精深加工轉型;配套自動化和智能化生產線,制定全流程自動化相關標準。具體包括:凍蝦滑、魚豆腐質量通則、香酥小黃魚加工技術規范、魷魚加工前處理操作技術規范、帶魚段加工技術規范、金槍魚干加工技術規范、金槍魚罐頭自動罐裝技術規程、貽貝速凍自動化生產管理技術規范、魚蛋白類肥料  第一部分:生產通用技術規范、魚蛋白類肥料   第二部分:產品要求。

3.增加水產品保鮮相關標準,整體提升水產品原料品質,從源頭上保證水產品質量安全。具體包括:水產品凍結通用技術規范、漁獲物船上保鮮技術規范。

4.新增海洋生物醫藥研發配套標準,制定舟山特色海洋生物醫藥產品,為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具體包括:貽貝肽粉。

 
  3.“一條魚”下游產業分體系
 
  舟山“一條魚”的下游產業標準主要包括運輸流通、漁旅休閑二個子體系,這些產業共同構成了舟山漁業的全產業鏈,是上游和中游產業的延伸,也是助力舟山漁業全面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環節。
 
  3.1運輸流通
 
  主要包括水產品不同運輸方式、流通管理以及可追溯管理相關的標準,包含漁業信息化和包裝物流二個子體系。隨著物流體系的不斷建設和完善以及信息技術的開發,水產品運輸流通行業快速發展,水產品規模已逐漸由沿海地區向內陸地區發展。目前該領域現有標準17項,已基本覆蓋運輸流通各環節。
 
  (1)漁業信息化。該領域標準主要對水產品追溯要求進行規定,包括可追溯標簽規程、編碼規程、信息采集規程。現有標準5項,其中國家標準1項、行業標準3項、地方標準1項。水產品信息化相關標準基本能滿足可追溯要求,但在冷凍水產品信息化建設方面缺乏整體性的標準,亟需制定相關標準保證冷凍水產品的可追溯性和產品安全性。
 
  (2)包裝物流。該領域標準主要對水產品流通中的運輸方式、物流管理、銷售配送,以及包裝、標識進行規范。現有標準12項,其中國家標準6項、行業標準4項、團體標準2項。目前本領域標準已較為完善,對鮮活水產品、冰鮮水產品和冷凍水產品及制品的物流運輸均進行了規定。


水產品運輸流通標準建設重點

該領域未來三年重點研制標準方向:

冷鏈物流是保障水產品品質的重要途徑,目前陸上冷鏈物流建設已基本較為完善,但缺失水產品海上冷鏈物流技術。舟山冷凍水產品規模體量大,為保證冷凍水產品品質,同時配合金槍魚、魷魚等遠洋漁業全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必須做好海上冷冷鏈物流相關標準建設。具體包括:水產品海上冷鏈物流技術規范。

 
  3.2漁旅休閑
 
  漁旅休閑主要針對旅游和休閑漁船等要求進行規范,是舟山漁業全產業鏈的延伸,創造更多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包括漁業旅游、漁船休閑二個子體系。該領域目前共有7項標準,現有標準不多,隨著國內釣魚愛好者群體的不斷壯大,釣魚產業持續快速發展,應重點建設海釣、垂釣、漁家樂領域的相關標準,使漁旅休閑行業更加規范,加快漁業產業鏈的延長。
 
  (1)漁業旅游
 
  該領域主要包括漁家樂經營與服務規范、海鮮排擋及星級評定、海島休閑示范點的相關標準。現有標準5項,其中國家標準1項、地方標準4項。該領域現有標準主要集中在海鮮排擋服務方面,缺少休閑漁業經營與服務規范、海釣旅游體驗區管理規范、漁家樂服務規范等標準。
 
  (2)漁船休閑
 
  該領域主要包括海上游艇服務、海上休閑漁船旅游等相關標準。現有標準2項,其中地方標準2項。目前,休閑漁船相關標準覆蓋面比較少。


漁旅休閑標準建設重點

該領域未來三年重點研制標準方向:

完善漁旅休閑配套標準。舟山在海洋旅游領域有較好的基礎及廣闊的前景,為進一步拓展休閑內涵,拉長漁業產業鏈,與旅游業巧妙結合,集觀光、旅游等綜合配套一體的漁旅休閑呈蓬勃發展態勢,建設漁旅休閑配套標準有利于漁旅休閑更加多元化、規范化、標準化,有助于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具體包括:制定休閑漁業經營與服務規范、海釣旅游體驗區管理規范、漁家樂服務規范。

 
  4.“一條魚”通用標準分體系
 
  舟山“一條魚”的通用標準主要包括通用基礎和質量管理二個子體系,這些標準是舟山漁業全產業鏈的補充,是“一條魚”產業的技術保障,助推漁業高質量發展。
 
  4.1通用基礎
 
  通用基礎標準主要針對海洋漁業產業相關的共性要求進行規范,包括名詞術語、圖形符號、方法標準三個子體系。該領域目前共有154項標準。
 
  (1)名詞術語
 
  該領域主要包括漁業資源、漁具及材料、水產養殖、水產品加工等通用稱謂。現有標準25項,其中國家標準8項、行業標準17項。目前,術語標準較為健全。
 
  (2)圖形符號
 
  該領域主要涉及漁具、實驗室儀器和設備、水產養殖、漁船、飼料加工設備、海洋旅游等圖形符號。現有標準6項,其中國家標準3項、行業標準2項、地方標準1項。該領域現有標準主要集中在一產行業,在水產品精深加工方面的標準相對比較少,而舟山在水產品加工領域有較好的研究基礎,應依托水產品加工的創新優勢,拓展建設該領域相關標準,爭取標準話語權。
 
  (3)方法標準
 
  該領域主要包括養殖魚類種質檢驗、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海洋監測規范、水產品中農藥、獸藥、污染物等分析測試標準。現有標準123項,其中國家標準76項、行業標準47項。該領域的標準已相對比較完整,基本覆蓋了水產品及水產加工品的常規參數,方法比較成熟,標準相對全面。

通用基礎標準建設重點

該領域未來三年重點研制標準方向:

制定農藥除草劑殘留測定方法標準。目前漁業資源、海水養殖、水產品加工等基礎標準相對比較全面,在水產養殖環境中除草劑農藥多組分殘留量測定的方法標準處于空白狀態。上述標準的建設有利于對水產養殖中農藥除草劑的殘留進行監測,促進養殖主體的養殖用藥規范管理。

具體包括:制定水產養殖環境(水體、底泥)中除草劑農藥多組分殘留量測定 氣相色譜-質譜法。

 
  4.2質量管理
 
  質量管理主要針對水產品質量安全、食品安全、水產品認證等質量要求進行規范,質量管理進一步推動漁業全產業鏈標準化,包括質量安全和認證管理二個子體系。該領域目前共有63項標準。
 
  (1)質量安全
 
  該領域主要包括水產品抽樣、水產品感官評價、水產品加工質量管理、水產品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等相關標準。現有標準38項,其中國家標準32項、行業標準5項、地方標準1項。結合舟山特色水產品種優勢,配合加強貽貝、蝦蟹等大宗海產品的深度開發和高值化利用,該領域現有標準體系缺少貽貝全程質量控制技術規范、對蝦全程質量安全控制技術規范、大黃魚全程質量控制技術規范等標準,重點建設貽貝全程質量控制技術規范,提升嵊泗貽貝地理標志知名度,促進貽貝加工產品標準化,使質量安全控制標準體系更加完整。
 
  (2)認證管理
 
  該領域主要包括綠色食品、有機產品、地理標志產品認證等相關標準。現有標準25項,其中國家標準1項、行業標準17項、團體標準6項、地方標準1項。目前,該領域的標準相對比較健全。


質量管理標準建設重點

該領域未來三年重點研制標準方向:

增加相關品種質量安全控制技術規范。為了切合舟山“一條魚”全產業鏈發展建設行動計劃,提升舟山海產品品牌價值,重點建設貽貝、大黃魚、對蝦全程質量安全控制技術規范,開展該領域的標準建設,有助于降低企業風險,提高產品質量,促進全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加快舟山漁業轉型升級。具體包括:對蝦生產全程質量安全控制技術規范、大黃魚生產全程質量控制技術規范標準、貽貝生產全程質量控制技術規范標準。

 
  四、組織實施
 
  (一)加強統籌協調。建立由市級相關部門通力合作、協調推進的工作機制,統籌推進“一條魚”全產業鏈標準體系建設,加強對標準體系建設的工作指導和督促落實。充分發揮行業協會、高校、科研院所等作用,協同開展全產業鏈標準體系建設,促進舟山現代漁業產業高質量發展。
 
  (二)強化政策支撐。統籌優化“一條魚”全產業鏈融合創新發展等方面的政策和資金支持力度,引導、鼓勵科研機構、企事業單位加大標準化工作投入、提升標準研制能力。進一步優化政策供給,對標準績效顯著的項目給予一定的補助獎勵。開展“一條魚”全產業鏈標準體系的維護、動態調整和實施效果評價。
 
  (三)突出重點標準研制。圍繞水產品加工關鍵技術,開展標準建設提升工作。突破水產品精深加工瓶頸,主動謀劃和開展標準布局,力爭通過標準體系建設工作,串聯起捕撈、冷鏈物流、加工貿易、高附加值產品研發、終端銷售等多個環節,提升“一條魚”產業鏈全值化、高值化利用水平。
 
  (四)加強宣傳引導。通過多種渠道宣傳“一條魚”全產業鏈標準體系,營造良好工作氛圍,擴大標準體系建設工作的影響力,激發科研機構、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主體參與標準制修訂工作的熱情,形成技術創新和標準研制協同發展、相互促進的良好態勢。
 
  附件:1.“一條魚”全產業鏈現有標準統計表及清單
 
  2.舟山市近三年擬推動制(修)訂“一條魚”全產業鏈標準清單
 
  附件1-1
 
  “一條魚”全產業鏈標準統計表


標準

分體系

子體系

二級子體系

國家

標準

行業

標準

地方

標準

團體

標準

總數

擬新增標準

 

H1

一條魚”上游產業

H1.1

海洋捕撈

H1.1.1漁業資源

2

14

11

1

28

3

H1.1.2漁業環境

4

19

0

0

23

0

H1.2

海水養殖

H1.2.1種質管理

13

33

4

1

51

2

H1.2.2養殖管理

4

7

8

2

21

5

H1.2.3養殖投入品

3

8

0

0

11

0

H1.2.4水生動物防疫

15

36

0

0

51

0

H1.3

漁機器械

H1.3.1漁具及材料類

22

70

5

0

97

0

H1.3.2漁業器械儀器類

4

72

1

0

77

0

H2

一條魚”中游產業

H2.1

漁業加工

H2.1.1初級水產品

4

19

0

2

25

1

H2.1.2加工水產品

12

39

0

1

51

6

H2.1.3海洋生物醫藥

1

8

0

0

9

0

H2.1.4加工技術

3

11

4

1

19

8

H3

一條魚”下游產業

H3.1

水產品運輸流通

H3.1.1   漁業信息化

1

3

1

0

5

0

H3.1.2包裝物流

6

4

0

2

12

2

H3.2

漁旅休閑

H3.2.1漁業旅游

1

0

4

0

5

3

H3.2.2漁船休閑

0

0

2

0

2

0

H4

 “一條魚”通用標準

H41

通用標準

H4.1.1名詞術語

8

17

0

0

25

0

H4.1.2圖形符號

3

2

1

0

6

0

H4.1.3方法標準

76

47

0

0

123

1

H42

質量管理

H4.2.1質量安全

32

5

1

0

38

4

H4.2.2認證管理

1

17

1

6

25

0

 

合計

215

431

43

16

704

35

 
                               
 

我要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您還可以輸入200個字符)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

版權與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食品機械設備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食品機械設備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食品機械設備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食品機械設備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認可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食品機械設備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網發布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因作者聯系方式不詳或其它原因未能與著作權擁有者取得聯系,著作權人發現本網轉載了其擁有著作權的作品時,請主動與本網聯系,提供相關證明材料,我網將及時處理。聯系電話:0571-87759655;郵箱:804074602@qq.com

產品推薦 更多+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00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