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寧作為成渝地區重要的農產品供應基地,始終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農產品質量安全“產出來”“管出來”和“四個最嚴”等重要指示精神要求,將農產品質量安全作為鄉村振興和農業高質量發展的生命線。近年來,遂寧以“全鏈條監管”為核心,以織密“監管網”為重點,持續推動食用農產品質量監管創新,積極探索符合地方實際的農安監管模式。
高位推動,以立法建機制
一是高度重視。遂寧市始終將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作為民生工程和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任務,高位推動監管體系建設。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親自部署,分管副市長每季度召開專題會,將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納入區縣績效考核,層層壓實屬地責任。二是重點部署。全市建成114個鄉鎮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服務站和1512個村級服務點,構建“市—縣—鎮—村”四級網格化監管體系,配備313名專(兼)職監管員,實現監管全覆蓋。不斷配齊膠體金免疫速測,2024年,采購3.6萬批次檢測卡,新增檢測儀12臺,開展風險監測4萬批次,合格率穩定在99.7%以上,豇豆、檸檬等特色農產品抽檢合格率連續三年居全省前列。三是納入地方立法。在全國率先將農貿市場查驗承諾達標合格證納入《遂寧市城區農貿市場管理條例》地方立法,明確要求市場開辦者、場內經營者和有關部門應當“查驗留存承諾達標合格證”等質量安全證明文件,為農貿市場查驗承諾達標合格證提供了法律支撐。
探索創新,延鏈市場監管
為加強食用農產品溯源管理,我市積極探索承諾達標合格證“分散開具、集中存儲、統一打印”新模式,以四川縱橫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為試點,推動食用農產品收購(批發)主體二次開具承諾達標合格證,聯通“收、儲、運、銷”各環節,有效推動食用農產品溯源管理。創新市場環節二次開具承諾證打通責任溯源全鏈條得到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司簡報刊發。2024年,全年開具合格證78.84萬張,其中四川縱橫農副產品批發市場開具合格證2.3萬張。
多方聯動,促進追溯閉環
一是一支隊伍,專業監管。農業農村部門與市場監管部門組建專業監管隊伍,每周定期檢查食用農產品承諾達標合格證開具情況,全年查處未開具合格證案件5起,立案處罰5件。同時,農業農村、市場監管、公安等部門聯合開展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攻堅月行動,每月不定期開展執法查驗工作,全年監督抽查385批次、檢出不合格樣品6個、立案20件、罰沒金額6.302萬元。二是雙向查驗,產銷銜接。食用農產品進入市場時出具合格證或通過駐場快檢補證后入場;采購者離場時,必須查驗場內經營者二次開具的合格證方能離場。最大限度發揮農批市場的集散作用,強化食用農產品承諾達標合格證追溯流通的產銷銜接。三是三位一體,信息互通。深化智慧監管,實現了農業農村部門的省級食用農產品承諾達標合格證追溯平臺、市級食用農產品銷售環節追溯系統、農批市場道閘管理平臺信息共享,將合格證的線上開具、掃碼驗證及票據打印等功能進行有機結合,建立全鏈條信息化追溯系統。四是四方聯動,全鏈推進。建立聯席會議制度,明確相關部門職能職責。市場管理方負責宣傳培訓與出入查驗合格證;場內經營者負責進貨查驗與開具合格證;入場采購者負責錄入信息與出場亮證;市場監管部門負責監督市場管理方、場內經營者、入場采購者落實各方責任。通過四方緊密合作,形成查驗閉環,保證合格證的順暢流通,實現食用農產品從農田到餐桌的全鏈條溯源管理。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