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解罐配制方法有濃配法和稀配法兩種.
稀配法:將原料加入所需的溶劑中,一次性配制成規定濃度的溶液;
濃配法:先將原料藥加入部分溶劑中配制成濃溶液,經加熱,過濾,冷藏,除沉淀后,再稀釋成所需溶液濃度,這又叫熱處理冷藏法。
注意的是:稀配法采用稀配罐,濃配法采用濃配罐。
在進行液體制劑生產時,先要將主藥,輔藥和其他添加劑在酶解罐中溶解配制成溶液,然后再用罐封機進行分裝.制藥生產用的酶解罐是用耐酸,堿和電化學腐蝕的不銹鋼材料制成,主要部件有缸體,攪拌器,一般設計有夾套,夾套外填充保溫材料,夾套內可通蒸汽或冷卻水進行恒溫控制,罐頂裝設人孔,進料口,回流口,消毒口,清洗口,并裝設空氣呼吸器,底部裝有出料口,液位探頭,側面裝設溫度計接口。
1.酶解罐設備可根據客戶要求制作成單層、雙層以及帶夾套保溫、罐體頂部帶攪拌器形式.
2.特殊的拱形底部構造使物料更容易排盡,*符合國家衛生級標準.
3.接口采用通用標準ISO快裝卡盤式,內膽選用進口不銹鋼SUS316L或SUS304制造,內表面鏡面拋光至Ra≤0.4m,外表面可按客戶要求進行亞光、鏡面、噴砂或冷軋原色亞光處理.
4.容積有100L~10000L,也可根據客戶實際需要進行設計、加工。容器保溫材料采用耐高溫、抗老化聚胺脂發泡或珍珠棉。
5、攪拌器的密封采用進口衛生級機械攪拌密封或磁力全密封攪拌裝置,攪拌轉速可任選。
6、配有快開式人孔、數顯溫度表、CIP清洗球、錐形支腳、攪拌器。管口設有液位計口(靜壓式、電容式、無觸點式、超聲波式、玻璃管式)、空氣呼吸口、溫度計(數顯式或表盤式)、CIP清洗口、視鏡、防爆視燈(視鏡視燈一體化)、SIP滅菌口、進出液口及衛生人孔等。
酶解罐的保養方案研究
酶解罐由鍋體、鍋蓋、攪拌器、加熱夾套、支承及傳動裝置、軸封裝置等組成。鍋體與鍋蓋由法蘭密封聯接,鍋體下部有放料孔,鍋內有攪拌器,鍋蓋上開進料、攪拌觀察、測溫測壓、蒸汽引出分餾、安全放空等工藝管孔。鍋蓋上部焊接支架上,裝置有減速機與電機,由傳動軸驅動鍋內攪拌器,軸封裝置在鍋蓋頂部。加熱夾套上開有進、排油(汽)測溫,放空蒸汽閥門、電熱棒等接管孔。由于用戶因生產工藝、操作條件不盡相同,對鍋蓋工藝開孔、攪拌型式(有槳式、錨式、框式、螺旋式等)、支承型式(懸掛式或支座式)以及填料密封裝置等不同要求,可與本廠,另行設計。
酶解罐使用與保養
使用酶解罐必須關閉冷媒進管閥門,放防病鍋內和夾套內的剩余冷媒,再輸入物料,開動攪拌器,然后開啟蒸汽閥門和電熱電源,到達所需溫度后,應先關閉蒸汽閥門和電熱電源,過 2~3 分鐘后,再關攪拌器,加工結束后,放盡鍋內和夾套剩余冷凝水后,應盡快用溫水沖洗,刷掉粘糊著的物料,然后用 40~50度堿水在容器內壁全面清洗,并用清水沖洗,特別鍋內無物料(吸熱介質)空鍋情況下,不得開啟蒸汽閥門和電熱電源,特別注意使用蒸汽壓力,不得超過定額工作壓力。
保養不銹鋼酶解罐要經常注意整臺設備和減速器的工作情況,減速器潤滑油不足應立即補充,電加熱介質油每半年要進行更換,對夾套和鍋蓋上等部位的安全閥、壓力表、溫度表、蒸餾孔、電熱棒、電器儀表等要應定期檢查,如果有故障要即時調換或修理,設備不用時,一定用溫水在容器內外壁全面清洗,經常擦洗鍋體,保持外表清潔和內膽光亮,達到耐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