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頭食品在國外市場備受青睞,但是在國內市場人們對于它卻是不受矚目,有很多的消費者寧愿買新鮮的食品,也不愿買罐頭,這是因為許多的消費者對于
罐頭食品的認識有個誤區,總結起來有四點:1、認為罐頭食品不安全、有
防腐劑、有農藥殘留;2、認為罐頭是沒營養的食品;3、認為罐頭保存時間長,一定是不新鮮的食品;4、只是把罐頭作為探視病人或外出郊游的食品。
*、罐頭食品不含任何防腐劑
罐藏技術的發明是法國科學家阿培爾。早在1810年,他提出了食品經過排氣、密封或殺菌就可以長期保存和不*。到了1862年,科學家巴斯德進一步闡明了罐藏原理,即食品經過密封,外界微生物不再污染,經過高溫殺菌,使食品保持無菌,這就是
罐藏方法的科學原理。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罐藏技術日臻,罐頭食品被認為是人類zui方便、zui安全和衛生的食品之一。罐頭食品的長期保存主要依賴于真空、密封和殺菌。食品裝入罐頭中后,經過排氣,處于真空狀態,造成無氧環境,容器*密封后,在高壓條件下充分殺菌。因此,罐頭食品約對不需要添加任何防腐劑,就能達到長期保存的目的。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接觸許許多多食品,有些食品為了達到較長時間的保藏,不得不采用防腐劑。例如:醬油、糕點、蜜餞、方便面。而
罐頭食品經過真空密封和殺菌,不含任何防腐劑,這也是罐頭食品有別于上述食品的特點。
第二、罐頭是zui安全、衛生的食品
罐頭食品安全、衛生,在歐洲等經濟發達的國家,為大眾所喜受。罐頭食品的安全和衛生保證主要是由于:
1、罐頭容器具有保藏食品良好的性能。罐頭通常分為軟罐頭(鋁箔材料)和硬罐頭(馬口鐵罐和玻璃瓶罐),制造容器的材料都是無毒、無味,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和密封性。罐頭制造的焊接技術是當今世界的高頻電阻焊,每分鐘的焊接速度可以達到600
罐。上下底蓋使用高密封性能的填充橡膠,因此,制成罐頭食品后可以做到*密封。
2、罐藏加工技術安全可靠,食品裝入容器中后抽取空氣形成真空,密封使外部細菌再也無法進入,殺菌將內部殘存的細菌殺死。食物在真空和無菌狀態下,可以zui大限度保存色、香、味,并較長時間保藏。國外曾經有過這樣的報道,罐頭放置幾十年后,仍然完好如初,符合食用標準。
3、
罐頭加工是工業化生產,所用的肉、禽、水產、水果和蔬菜原料,質量必須上乘,經過預處理、清洗、預煮、挑選、調味等十多道工序,加工成符合國家或標準的產品。不僅對重量、色澤、形狀、滋味和氣味都有嚴格的要求,不允許含有任何雜質,而且在物理、化學指標方面都有嚴格要求。大型罐頭企業基本采用流水生產線,主要工序為機械化操作。生產車間和人員有嚴格的衛生要求,每道工序都有嚴格的規范操作,執行通行的“良好作業規范”,罐頭食品在包裝前要經過“保溫處理”做到不合格產品不出工廠。因此食用罐頭食品十分可靠。
第三、食用罐頭食品是否經濟合算
罐頭食品貨真價實,方便生產,是*的食品之一。馬口鐵、玻璃瓶等包裝容器的材料國內都能生產,價格逐年下降。一只罐頭的盒子通常和
飲料的瓶、
罐的價格大體相同,通常在0.5-1元之間,其中的內容物價值就高得多,所以包裝費用很低。罐頭加工是工業化批量生產,原料集中采購,可以綜合利用。以340克午餐肉為例,加工一罐午餐肉大致需要500克上好的豬肉原料,加工過程中添加各種天然香辛料,使用*設備生產,即安全又衛生,每罐午餐肉市場的零售價格僅僅相當于500克鮮肉的價格。吃魚罐頭更加經濟方便,魚罐頭經過加工后口味鮮美,省去了家庭制作的繁瑣,一聽魚罐頭價格尚不足一斤鮮魚的價格,如果與飯店的價位相比,罐頭食品更加經濟實惠了。罐頭食品在常溫不儲存,不需放入冰箱,而且有較長的保質期。由于便于儲存和攜帶,特別適合旅行、郊游和接待親朋好友,打開即食,既富有營養,又增加生活趣味。
想要改變消費者對于
罐頭的誤認識,首先,有必要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有關罐頭的宣傳,通過知識性、科普性的宣傳,消除人們誤解,樹立罐頭的全新形象。要組織國內食品營養等方面專家從產品特點、加工工藝、包裝形式和示范企業等方面為罐頭說話,給大眾傳遞正確信息,并逐漸引申為健康食品和消費罐頭的新概念,從而起到培養市場、引導消費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