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消費者廳發布消息稱,某飲料企業生產的瓶裝奶茶由于
包裝材料中殘留微生物和加工工程中管理不當造成一部分產品中殘留了微生物,決定對相關產品進行召回。在飲料的生產環節中,殺菌這一步非常重要。但如若是先殺菌后灌裝的產品來說,灌裝過程中或許會出現二次污染,這就需要無菌灌裝系統的助力。
無菌灌裝是指將已經高溫殺菌的內容物裝入已經殺菌的容器,隨后在無菌環境下進行灌裝、密封等。飲料在進行無菌灌裝時,通常要經過料液超高溫瞬時滅菌、冷卻、脫氣、無菌水沖洗吹瓶、無菌水沖洗瓶蓋、無菌灌裝等步驟。
可以看出,無菌灌裝主要由三大因素構成:無菌環境、無菌產品、無菌包材。那么,這三大因素是如何實現的呢?首先,無菌環境的形成一般通過 COP/SOP 系統來實現,嚴格按照工藝要求來對設備進行清洗(COP)和消毒(SOP)。為了進一步達到效果,還會通過HEPA 過濾器過濾塵埃的方式去除空氣中附著在塵埃表面的微生物。
其次是無菌產品,料液通常由超高溫瞬時
殺菌設備來進行殺菌。超高溫瞬時滅菌是指將料液在2~8秒的時間內加熱到135℃~150℃,然后再迅速冷卻到30℃~40℃。瞬間高溫可殺死料液內的細菌和微生物,由于加熱速度快、時間短,料液質量受熱發生化學變化小,自然也不會影響到其原有的色香味。
另外,無菌包材的滅菌主要包括對空瓶和蓋的殺菌。在對包材進行殺菌時,先要在容器內部進行高溫蒸汽消毒,這樣不僅消毒劑消耗小,滅菌效果也很好。隨后使用沖瓶機將消毒液通過無菌水沖洗,可對介質進行流量控制,并達到低耗水量的要求。
如今,國內飲料行業發展迅速,2001 年至2010 年,我國飲料行業的產量快速增長,至2010 年已經達到9,800 萬噸;2014 年,我國飲料行業產量達16,600 萬噸,近10 年間年復合增長率19.71%。尤其是國內中小飲料企業的崛起,更是進一步釋放了無菌灌裝設備的潛在市場需求。
而設備制造企業要想增強自己的市場競爭力,還需從技術創新下手。如今飲料及液態乳制品行業競爭相當激烈,為了滿足消費者對產品的要求,生產企業普遍采取差異化的競爭策略,推出多品種、多規格、多樣式的液態食品。這就需要設備有著強大的適用性和匹配能力,因此,提升生產靈活性是設備制造時的重點發展方向之一。
此外,還要對設備進行整體設計的優化。設備制造商不能僅僅按照目前的法規要求,只關注生產過程的“人工干預和差條件”,還應從整體的工藝和生產模式下手,優化設備的關鍵質量屬性、關鍵工藝參數。
隨著飲料市場的壯大以及無菌灌裝的改進和完善,國內無菌灌裝設備工藝取得了突出成就,無菌灌裝也正式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期。未來,無菌灌裝行業競爭將更加激烈、產業結構將進一步調整,相關制造商還需利用科技創新來升級技術。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