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宇航員在飛行時吃的食物”這一話題上了熱搜,引起了不少網友的討論。據介紹,宇航員在太空中的飲食分為很多種,有即食食品、復水食品、熱穩定食品、冷藏食品等。其中,復水食品即冷凍干燥食品。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冷凍干燥也越來越多地應用到食品工業中。
冷凍干燥是指先將物料冷凍,使物料內的水分凍結成冰,隨后在真空環境下將冰直接升華成水汽。由于在凍結的狀態下進行干燥,成品能保持原來的結構,干燥完成后體積幾乎不變,后續的復水性能也很好。
另外,冷凍
干燥設備在運行過程中產生的溫度很低。據悉,整個凍干過程基本上在0℃以下的溫度進行,即使進行第二次解析干燥時也不會超過40℃。低溫的干燥過程不會破壞物料內含有的蛋白質等熱敏性物質,一些揮發性成分的損失也很小。真空的環境也讓一些易氧化的物質得到了保護。
凍干技術一開始是在醫藥需求下發展起來的,隨著技術的不斷改進和完善,凍干技術的應用也逐漸擴大到食品領域。我國從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開始研究凍干技術,在技術人員的努力下,我國凍干技術的研究突飛猛進,設備制造方面也發展的十分迅速。
如今,我國凍干設備不僅能滿足大部分凍干食品加工工藝的要求,還在技術層面的得到了不小的突破。例如實現了計算機全自動控制;能夠優化加熱條件、縮短生產時間的循環壓力法和調壓升華法;能夠對干燥過程進行監控的壓力檢查法等等。
為了進一步提升凍干設備的性能,技術人員還在往技術的更深層面進行研究。縮短干燥周期就是其中之一。要想縮短干燥周期,可以從提升設備的智能化水平入手,使設備更夠根據物料在干燥過程中的變化自動判斷一次干燥結束時間,也就是說,讓凍干曲線的設定更加智能化,縮短干燥周期的同時也讓產品品質得到更好的保障。
另外,降低干燥成本也是目前干燥設備的發展方向之一。凍干設備對技術要求比較高,這導致設備不僅價格高,后續維護保養成本也很高。因此,對于設備制造商來說,如何降低設備成本是目前需要考慮的因素。
據了解,有部分科研人員將凍干干燥與其他干燥相結合,以此來降低干燥成本。丹麥某機械公司正在研究將冷凍干燥與通風干燥相結合,據介紹,這種方式預計能將凍干的成本費用降低25%左右。此外,制造商還可通過降低設備能耗來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
我國凍干設備市場雖起步較晚,但經過多年發展,已逐漸形成了自主設計、自主生產設備的能力。如今,我國凍干食品市場正在飛速成長,這也將倒逼國內凍干技術的進一步提升。凍干設備制造商還需從縮短凍干周期、降低生產成本等多方面進行創新,從而滿足生產企業的需求。
我要評論